2020-11-03 02:24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熊永紅 傅蘇穎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皓元醫藥主要業務包括小分子藥物發現領域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研發,以及小分子藥物原料藥、中間體的工藝開發和生產技術改進,為全球醫藥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從藥物發現...
????????上海皓元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皓元醫藥”)科創板IPO申請將于11月9日上會接受審核。皓元醫藥是一家專注于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與產業化應用的平臺型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此次擬募資6.50億元,用于皓元醫藥上海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安徽皓元生物醫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安徽皓元年產121.095噸醫藥原料藥及中間體建設項目(一期)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深耕小分子藥物研發領域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安戌信息持有公司43.9166%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的共同實際控制人為鄭保富和高強,二人均系公司創始人。協榮國際持有安戌信息80%的股權,鄭保富、高強分別持有協榮國際50%的股權。鄭保富、高強通過協榮國際控制安戌信息,并通過安戌信息支配皓元醫藥43.9166%的表決權。2015年9月22日,鄭保富、高強簽署《一致行動協議書》,兩人在重大決策上保持一致行動。
????????皓元醫藥主要業務包括小分子藥物發現領域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研發,以及小分子藥物原料藥、中間體的工藝開發和生產技術改進,為全球醫藥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從藥物發現到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的規模化生產的相關產品和技術服務。
????????公司多年深耕小分子藥物研發行業,憑借在藥物化學和有機合成領域的技術優勢,形成了集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供應平臺。平臺為客戶提供數萬種結構新穎、功能多樣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其中,自主合成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超過10000種,同時致力于提供高難度、高附加值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定制合成等技術服務。平臺的產品和服務及時快速滿足客戶需求,助力超過2000家科研機構和醫藥企業的科學研究和創新藥物發現。
????????隨著前期產品的市場需求逐步延伸到原料藥和中間體生產階段,公司通過專業化、高標準的工藝研究、質量管理和項目管理體系,對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產品進行產業化工藝研發和生產技術改進,實現原料藥和中間體的合規化、規模化生產以及持續供應。公司在提供原料藥和中間體的委托開發、藥證申報等相關技術服務的同時,專注于特色仿制藥原料藥及其相關中間體和創新藥CDMO業務。其中,艾日布林、曲貝替定、艾地骨化醇等產品屬于高技術壁壘、高難度、復雜手性藥物原料藥和中間體產品。
????????公司運用一系列先進技術手段,通過多個技術轉化平臺,完成了超過100種原料藥及中間體產品的工藝開發。其中,84個產品已具備產業化基礎,產品涵蓋抗腫瘤、抗病毒、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療領域,其中不乏高難度、高技術壁壘的復雜手性藥物。公司通過產品供應、CDMO服務和CMC服務,助力眾多創新藥的臨床申報以及后期的臨床研究。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穩定增長,研發技術產業化狀況良好。公司的一批研發儲備項目正在向產業化進程逐步推進,為公司未來的主營業務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擁有六大技術平臺
????????公司為研發驅動型的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水平較高。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報告期),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2819.40萬元、3542.23萬元、5304.49萬元及2858.61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6.21%、11.80%、12.97%、11.49%。
????????公司不斷創新并完善化學合成技術,形成了高活性原料藥(HPAPI)開發平臺、多手性復雜藥物技術平臺、維生素D衍生物藥物原料藥研發平臺、特色靶向藥物開發平臺、藥物固態化學研究技術平臺及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庫開發孵化平臺。
????????公司擁有一支由近400名技術人員組成的研發隊伍,其中博士和碩士占比24.48%,對產品的最新研發動態進行跟蹤。公司員工的教育背景以生物學、藥物化學、應用化學、有機化學等相關專業為主。核心業務管理團隊人員均擁有有機化學及相關學科的博士學位,多數曾在國際國內知名藥企技術和管理崗位任職,擁有豐富的研發經驗和優秀的管理能力,創始人鄭保富、高強均畢業于香港大學化學系。依托完善的管理構架、人才儲備和培養機制,公司源源不斷地發掘和培養專業技術人員。
????????優秀的研發人才隊伍,保障了公司創新的原動力,并為推動公司戰略目標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此外,公司針對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進行了股權激勵,進一步激發公司人才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公司核心研發人員穩定、研發投入強、在研項目前景廣闊、產品線布局完整、技術儲備豐富,形成了完善的技術創新機制,具備較強的持續研發創新能力。
????????主營業務突出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74億元、3億元、4.09億元以及2.49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500.69萬元、1841.42萬元、7342.96萬元以及4518.85萬元。
????????公司主營業務突出,主營業務收入增長速度較快,報告期內分別為1.74億元、2.99億元、4.03億元和2.47億元,2017年至2019年年均復合增長率52.19%。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保持在98%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均為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所產生。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2.11%、51.67%、57.47%和56.21%,保持較高水平,獲利能力較強。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高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體現出公司產品具有較高的技術附加值和競爭優勢。
????????公司在美國和中國香港地區擁有子公司,主要負責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產品的境外推廣和銷售。報告期內,境外子公司收入規模不斷擴大,公司境外銷售金額占比分別為38.23%、41.40%、41.46%和41.69%。如果將公司通過境內經銷商銷往境外終端客戶的收入穿透計算,則公司境外收入占比將提升至60%左右。
????????公司提示存在境外經營風險。公司稱,公司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主要境外市場包括美國、歐盟、日韓等,上述國家和地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較領先,對公司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產品的新穎性和技術支持能力要求較高;公司原料藥和中間體的主要境外市場包括日韓、歐盟、印度等,境外市場的銷售情況取決于公司或合作方藥品注冊申請進度、產品質量標準及成本等因素。同時,公司境外收入可能受到貿易政策變化等因素的影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