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3 02:36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權益基金規模為5.73萬億元,其中權益基金管理規模前20位的基金管理人的權益基金管理規模合計4.09萬億元,占據了71%的市場份額。...
海外公募基金行業發展至今已逐漸形成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我國公募基金行業也已出現頭部化的趨勢。最新數據顯示,權益基金規模排名前20位的基金管理人占據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后50名公司的權益基金管理規模占比不足1%。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權益基金規模為5.73萬億元,其中權益基金管理規模前20位的基金管理人的權益基金管理規模合計4.09萬億元,占據了71%的市場份額。不僅如此,權益基金規模在1000億元以上的基金公司也進一步擴容,19家基金管理人邁入“千億俱樂部”。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排名后50位的基金公司的權益基金管理規模合計437.51億元,占比只有0.76%。該比例已連續多個季度下降,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二季度分別為0.95%、0.83%、0.78%。其中,共有60家基金管理人的權益基金管理規模低于50億元,更有32家基金管理人的權益基金管理規模不足10億元。
中金公司研究部表示,2010年至今,我國公募行業經歷了10年的高速發展,基金公司數量從60家上升至近150家,但頭部前10家基金公司的管理總規模占比一直較為穩定,尾部公司的管理規模占比則日趨下降,尤其是主動型股票產品全方位向頭部基金公司集中,并在2015年后出現加速趨勢。
由于公募基金賺錢效應顯現,今年以來權益基金發行創下歷史新高,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頻頻出現。但熱鬧多是頭部基金公司的,不少小基金公司未能在此次盛宴中分得一杯羹。例如,和二季度相比,三季度易方達、匯添富兩家頭部基金公司的權益基金管理規模增長超1000億元,南方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鵬華基金的基金管理規模增長也在600億元以上。
此外,三季度25家基金管理人的權益基金管理規模不升反降,梳理發現,多為中小基金公司。以國融基金為例,今年以來管理規模持續縮水,三季度權益基金管理規模只有1.16億元。類似的還有,三季度華商基金的權益基金管理規模較二季度減少了38.19億元,三季度金信基金的權益基金管理規模較二季度也減少了5.24億元。
滬上一位中型基金公司的營銷總監坦言,日子越來越難過了。“投資者現在越來越聰明,更看重公司的品牌和長期業績,頭部基金公司越來越受到青睞。而且,頭部基金公司在銀行渠道方面擁有較高的話語權,加上頭部基金公司經費足,宣傳力度較大,即使不是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也能一日售罄。”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公募基金行業競爭已頗為激烈,對于中小基金公司而言,要想實現突圍,一方面,要踏踏實實做好業績。只有那些在中長期獲得穩健收益、回撤較小的基金,才會獲得投資者的長久信任,并實現規模的持續擴容;另一方面,當前市場上基金數量已超過7000只(A\C份額分開統計),基金公司也要有經營基金的意識。
“現在不少基金經理參加直播活動,這是挺好的營銷方式,既可以讓投資者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有助于找到合適的投資者,同時基金經理本人也可以借此樹立個人品牌。”上述人士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