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 10:4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蔡塘模式”中,居民用未來穩定的租金收入分期歸還廈門農商銀行的貸款,這種“綁定未來穩定現金流”的還款方式,不僅提高了居民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對銀行來說也風險可控...
“蔡塘模式”火了。
如今,在搜索網站上輸入“蔡塘模式”,就會出現41萬條相關結果。
自從位于廈門島核心地段的“蔡塘廣場”正式開門迎客以來,蔡塘,這個昔日城中村一躍成為繁華商圈,這是廈門首個由村(居)民集資入股興建的集體商業發展項目。
“蔡塘模式”是指蔡塘社區以全員入股的方式建起社區發展中心,廈門農商銀行為項目提供3億元貸款,并為村(居)民量身定制“??顚S谩⒎制谑褂?、利率優惠”的專屬金融服務方案。有了廈門農商銀行的金融支持,以零售、影院、餐飲、酒店為一體的多功能城市綜合體“蔡塘廣場”,可以讓每一位入股居民每年獲得5萬多元分紅,居民通過拆遷所獲得的利益也有了長期的保障,從而實現將集體用地的“黃土”變成“黃金”。
時間的指針撥回改造伊始。蔡塘社區發展中心總投資約5.6億元,實行全員參股、集資興建、集體管理,首期每人入股股金35.8萬元,這對當時的居民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由于城中村居民大多缺乏可抵押資產,且多為無銀行穩定流水的個體商販,通過傳統途徑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入股的錢從哪里來呢?
蔡塘社區首先想到的,正是扎根社區幾十年的廈門農商銀行。
在“蔡塘模式”中,居民用未來穩定的租金收入分期歸還廈門農商銀行的貸款,這種“綁定未來穩定現金流”的還款方式,不僅提高了居民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對銀行來說也風險可控。
此后,該行還創新推出“金包金”置業貸款、“老無憂”社保貸款、蔡塘廣場股金專項貸款、“幸福蔡塘”理財等一系列“蔡塘模式”金融特色產品,滿足了城市化進程中城中村改造工作與村(居)民轉型致富的多樣化金融需求。
以往的拆遷補償往往通過現金方式一次到賬,居民大多缺乏理財意識。“以前我們看到不少拆遷戶拿到補償款,沒幾年就揮霍完了。如今廈門農商銀行幫我們投資理財,還有分紅可以拿,收入增加了不少呢。”一位蔡塘社區的居民說,“而且,有蔡塘廣場這個集體項目在,大家的心不會散掉。”
在廈門農商銀行持續創新下,如今,“蔡塘模式”也持續煥發新的活力——社區居民集資興辦、該行貸款支持的蔡塘“金厝邊養老院”開業了,堪比五星級酒店的軟硬件標準吸引了來自新疆、江西等地的老人到此養老;蔡塘廣場與廈門地鐵二號線連接商業綜合體項目也得到了該行的貸款支持;蔡塘社區將企業用地廠房改造成學校的項目,在獲得該行8000萬元的貸款后,正在緊張有序地籌劃啟動之中……
在“蔡塘模式”不斷升級的過程中,蔡塘成功實現了從“城中村”到“新商圈”的蛻變,蔡塘居民完成了從“村民”到“股東”的轉變,蔡塘社區實現了居民收入水平、社區綜合治理水平的“雙提升”。
“蔡塘的發展,與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分不開,與蔡塘人敢闖敢沖的拼勁分不開,與廈門農商銀行的鼎力支持更是密不可分。”蔡塘社區黨支部原書記曾敬禮有感而發。
“蔡塘模式”作為“城中村”改造的成功典型,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在中國銀行業協會組織的2019年普惠金融服務優秀案例評選活動中,廈門農商銀行“蔡塘模式”特色金融服務案例從全國數百個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了《質普惠 暢金融 中國普惠金融實踐案例集錦(2018-2019)》一書。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配合廈門市委、市政府“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決策部署,廈門農商銀行在“蔡塘模式”成功的基礎之上,因地制宜地將該模式“復制”到枋湖社區、高林-金林社區、后埔社區等區域,累計授信達16.59億元。其中,總投資約10億元(廈門農商銀行貸款約5億元)的枋湖社區發展中心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超過60%。數字背后,是不斷加快的城鎮化進程。
毋庸置疑,“蔡塘模式”的創新推出與不斷升級,對于推動城中村改造及村(居)民轉型致富,推進城鎮化進程,城區農商銀行探索特色化金融服務、樹立差異化競爭優勢,都具有廣泛的借鑒意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