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04:11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李春蓮 李昱丞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1月18日,招商證券在海口召開主題為“雙循環新格局”的2021資本市場年會,發布了年度宏觀經濟、A股市場、行業等系列投資策略報告。...
11月18日,招商證券在海口召開主題為“雙循環新格局”的2021資本市場年會,發布了年度宏觀經濟、A股市場、行業等系列投資策略報告。招商證券研究團隊和近300家A股和H股上市公司、數位重磅演講嘉賓、超60位行業專家,共同搭建交流平臺,把脈宏觀經濟形勢、資本市場走勢、行業發展前景和公司基本面變化,挖掘經濟轉型階段的投資機會。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發表了題為“崛起的中國資產”的演講,他表示: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美聯儲實施了超級寬松貨幣政策,帶來兩個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一是全球流動性從收縮期進入擴張期;二是全球風險偏好改善,或推動美元進入9年左右的弱勢周期,美元指數有望回落到70左右的水平。金融并非“面紗”,弱勢美元和全球金融周期的復蘇和繁榮,將對全球經濟產生以下顯著影響:一是增長速度有望出現階段性回升;二是弱勢美元周期將帶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水平的回升;三是弱勢美元將帶動全球商品貿易重新活躍;四是包括證券投資項下、貿易信貸和直接投資等形式的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將有所上升;五是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前景改善,系統性風險下降。
謝亞軒據此對大類資產的未來走勢做出如下判斷:一是看多非美貨幣匯率。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預計2021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回到6.0左右的水平。二是看多大宗商品,尤其是與新經濟相關的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相關的品種。三是看多黃金。四是看空債券,特別是非美國家的債券價格。五是看多新興經濟體權益資產。
謝亞軒認為,中國經濟過去40年通過改革開放成功實現工業化并躋身全球產業鏈中心,成為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廠”,這為“中國資產”的崛起奠定堅實的基礎,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加劇全球“資產荒”的背景下,國際長期投資機構不論從分散化投資還是從獲取阿爾法的角度看,都將選擇增持“中國資產”。這恰與中國希望通過開放金融市場來促進中國金融發展和中國經濟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需求不謀而合。兩者可謂相得益彰,共同提升了“中國資產”的吸引力。
謝亞軒表示,展望未來,在全球經濟或逐步走出低谷、系統性風險下降的背景下,中國的股票和債券等資產價值被低估的局面有望得到改變。一是美元進入入弱勢周期,人民幣匯率將向6.0方向上行,有助于金融股等大盤藍籌板塊修復偏低的估值。二是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回升,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前景趨于明朗,“一帶一路”和人民幣國際化等多維度的合作將利好“中國資產”。三是隨著國際貿易融資和國際經貿活動的重新活躍,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經濟和中國上市公司將顯著受益。四是全球金融周期復蘇和繁榮,將帶動國際資本,特別是證券投資項下國際資本流向新興經濟體。
招商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夏發表了年度投資策略觀點,他認為,A股自2020年四季度到2021年上半年將處在典型的復蘇期,體現為基本面驅動的特征,上半年布局盈利驅動三條主線,風格擴散并均衡化,個股關注從龍頭向著更多的績優標的擴散;以二季度作為分水嶺,將會進入轉折期,可能會面臨較大的估值下行壓力。A股整體或呈現前高后低的局面,預期回報率將可能會明顯低于2020年。
張夏認為,2020年四季度非金融上市公司盈利將會延續二季度以來的改善趨勢,并將在2021年一季度達到本輪盈利周期高點,隨后落入盈利放緩通道,但整體利潤中樞相比2020年將會出現上移。
張夏進一步表示,基于行業景氣度變化可關注以下行業配置方向,主線一:海外供需缺口將促使我國出口繼續改善,關注海外需求擴張且對我國依存度高的領域,如家具、機電產品、汽車零部件、醫療設備、精細化工品等;主線二:庫存低位且需求向好的行業可能漲價,關注大宗商品、地產后周期消費品等;主線三:疫情受損板塊如出行服務和具備較大反彈空間的線下消費,如航空運輸、景點、機場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