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10:11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未來 實習記者 苗詩雨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物業行業今年前三季度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但與以往企業上市后的高歌猛進不同,物業股呈現出“高開低走”的態勢。...
原標題:物業股頻頻破發攔不住后來者IPO熱情,高估值背后是實力還是泡沫?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記者 李未來 實習記者 苗詩雨
進入四季度,回顧年內物業股上市首日的表現可謂是“冰火兩重天”,破發和市場走低的態勢下仍不乏市盈率幾十倍的“黑馬”。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當下來看,市場目前對物業公司的重視程度還處于不斷提升中,好的物業服務企業的品牌溢價表現也并不明顯,未來物業公司之間的市值差距也將會進一步拉大,物業行業的頭部效應也將會表現愈加明顯。
上市熱潮不減
物業行業今年前三季度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但與以往企業上市后的高歌猛進不同,物業股呈現出“高開低走”的態勢。
9月以來,物業股整體跌幅達20%-30%,10月情況也不容樂觀,新上市的4家物管公司均出現破發,其中第一服務首日跌幅近27%。
出人意料的是,盡管在物業股破發頻現、價格走勢并不順利的情況下,四季度的上市熱潮也絲毫不減。
11月8日,華潤萬象生活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繼11月17日金科服務(48.65,0.00,0.00%)上市后,19日融創服務(11.94,0.00,0.00%)成功登陸港交所,22日,遠洋服務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23日,恒大物業開始招股,并計劃于12月2日正式掛牌。
值得一提的是,處在行業龍頭地位的萬科物業也在計劃登陸港交所。10月17日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郁亮在北方區域媒體交流會上表示,萬科物業一定會上市,但時間還沒確定。
按照《華夏時報》記者的不完全統計,目前上市的物業股達到37只,其中有15家便是今年完成上市的。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截至10月末已經啟動上市工作的物管公司還有17家,正在研究籌劃上市的物管公司還有82家。
估值隱患待解
11月19日,融創服務(01516.HK)上市的“戰績”可謂給頻現破發的物業股帶來了短暫的希望,發行當日收盤時,其股價較發行價上漲21.9%,市值高達424億港元,市盈率達到138倍。
但根據11月23日股市的情況,整體物業股再次走低。浦江中國(1.89,0.00,0.00%)跌超7%,時代鄰里(7.75,0.00,0.00%)、碧桂園(10.24,0.00,0.00%)服務跌超6%,融創服務跌5.9%,新城悅、保利物業(56.45,0.00,0.00%)跌近5%,佳兆業、寶龍商業(21.5,0.00,0.00%)跌超3%。
參考11月27日物業中國發布的數據,此前23日走低的部分物業股又擠進了午盤漲幅前十的榜單。佳兆業美好(19.86,0.00,0.00%)漲幅3.25%,時代鄰里漲幅2.97%,碧桂園服務(43.4,0.00,0.00%)漲幅1.74%,新城悅服務(18.1,0.00,0.00%)漲幅1.44%。
“目前物業股的表現參差不齊,有的物業股市盈率上百倍,有的物業股破發。物業股作為相對穩定的商業模式,當前的大起大落都不太正常。”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物業股起起伏伏,呈現估值分化趨勢,背后支撐究竟是實力還是泡沫?
王永平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難免有一些炒作和坐莊托底的成分在,否則很難解釋市盈率如此之高的情況,部分破發我覺得基于業績有關。”
“影響物業股表現因素很多,除了市場情緒等因素外,物業股本身的市盈率表現以及業績增長表現都會影響到市場對其判斷。”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向《華夏時報》記者講到,四季度環境下,物管公司上市數量的多少并不是引起股價變動的主要原因。相反上市物管公司的數量越多,會讓市場對于這類行業的了解程度越深,預計市場很難給出超出預期的表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