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6 08:14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柴剛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自2021年年底至2022年1月初,A股中藥板塊持續大熱,并連續在多個交易日迎來漲停潮。在這背后,是近年來尤其2021年以來,國家層面中醫藥政策頻出、中藥集采落地、中藥...
????????自2021年年底至2022年1月初,A股中藥板塊持續大熱,并連續在多個交易日迎來漲停潮。在這背后,是近年來尤其2021年以來,國家層面中醫藥政策頻出、中藥集采落地、中藥在疫情中的突出作用等。而在近期,中藥板塊回調,引發相關各方關注。
????????多位專家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中長期看,中藥未來將穩定發展。還有專家指出,中藥企業要善于利用中藥行業的現金流投入藥物研發當中,突破中藥等傳統行業束縛和桎梏,打造“護城河”,更多激發行業內生發展動力。
政策持續加碼
????????2022年初始,中藥政策持續加碼。1月5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基于“三結合”注冊審評證據體系下的溝通交流技術指導原則》(下稱“《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指導原則》在《藥品注冊管理辦法》、《藥物研發與技術審評溝通交流管理辦法》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構建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 臨床試驗相結合”的新的中藥注冊審評證據體系下研發的中藥新藥,不同注冊分類臨床方面溝通交流關鍵節點、會議資料要求以及關注點。《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體現了中醫藥自身的獨特規律,進一步優化了中藥新藥審批的流程、提高了審批效率。數據顯示,2021年國家藥監局審批通過了12種中藥新藥,數量為前幾年之和。
????????23日,沃華醫藥總裁曾英姿向記者介紹,近幾年,國家針對醫藥、醫療、醫保方面的政策“目不暇接”,僅2021年而言,關于醫藥醫療方面的政策法規達500多條。她稱,作為其中重要版塊——中醫藥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政策支持。
????????《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獲悉,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201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正式實施,為繼承和弘揚中醫藥、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了保障;2019年10月25日,全國中醫藥大會上提出中醫藥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進入到2021年,中藥多重利好政策逐漸明確并落地,如中藥進入集采范圍、加強合規執法力度、基藥擴容等措施,給中藥制藥企業孕育著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頗受關注的是,2021年12月21日,由湖北省牽頭的19省(市、區)中成藥省際聯盟集采正式發布擬中選結果,而目前已集采開標,中選價格平均降幅42.3%。曾英姿表示,此次中成藥集采的政策及執行措施,或成為之后中成藥集采的范式和模板,對區域市場格局的影響不容小覷,進而影響企業競爭環境。沃華醫藥2021年年報顯示,其中,心血管領域的銀杏葉組創下82.6%的最高降幅和單片8分錢的最低價,血栓通、血塞通注射劑雙雙價格腰斬,廣東、山東也開始組織省際中藥聯盟集采,中成藥全面納入集采或將提速。
????????2021年12月3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是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中醫藥的具體措施。
????????國家系列政策支持、推動的同時,2020年伊始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起到的作用被重新認知。采訪中,多家中藥企業負責人認為,中藥在疫情中的表現,讓中醫藥行業發展迎來新契機,企業業績增厚。
????????而在資本市場,自2021年年底始,A股中藥板塊持續走高。其中,1月4日,2022年首個交易日,佐力藥業、九芝堂、精華制藥、同仁堂、千金藥業等20多家中藥上市公司股票掀起漲停潮。
中藥將穩定發展
????????華安證券信息顯示,1月17日至21日交易日,醫藥細分板塊全面下跌,醫藥生物指數下跌約7.19%。醫藥III級子行業中,13個子行業板塊上全部下跌,原料藥下跌3.3%,跌幅最小;生物制品下跌16.3%,跌幅最大。其中,中藥下跌7.8%,中藥賽道跟隨著整個行業進行了深度調整。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整體中藥板塊而言,在國家政策利好、估值總體偏低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近期有持續明顯的上漲,但最近幾個交易日已經出現回調跡象。與此同時,有投資界人士也做出了“提防游資熱炒”的提示。
????????對于中藥企業而言,面對的還有其原料的大幅上漲。沃華醫藥2021年年報描述,2020年以來,中藥材原料、包材物料、能源價格持續上漲。中藥材方面,受氣候、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疫情導致進口暫停等因素推動,2021年12月初的價格與2021年年初相比,熟地黃、淫羊藿、水蛭價格漲幅分別超過350%、160%、100%;鹽補骨脂、骨碎補、牡丹皮等也有較大幅度的價格上漲。
????????甘肅岷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COO臧中堂坦言,中醫、中藥具備深厚的社會文化基礎,受眾人群廣泛,隨著國家系列政策落地及疫情影響,中醫藥發展近年來持續向好。他認為,在2022年及未來幾年,國家層面還會有更多政策出臺、落地,而近期中藥板塊股市變動、原料價格上漲等,并不影響中藥中長期的投資價值。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中醫藥板塊2021年半年報業績靚麗。中泰證券研究所提供的數據描述,中醫藥板塊73家上市公司,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6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總額24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7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56%。
????????華安證券研究所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譚國超分析,中藥板塊企業業績釋放只是時間問題,2021年下半年的政策驅動或許只是第一步并且還沒有完全結束,2022年才是真正的業績和邏輯兌現的關鍵一年。他表示,當前是中藥產業發展落地的初期,看好中藥未來三到五年的機會。
????????盤和林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稱,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包括中藥板塊在內任何板塊,不會每天都很熱鬧地一直上漲。
????????“從中長期看,中藥未來仍將穩定發展。” 盤和林表示,但中藥企業要善于利用中藥行業的現金流投入藥物研發當中,突破中藥等傳統行業束縛和桎梏,打造“護城河”,更多激發行業內生發展動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