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1 08:33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郭倩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一網通辦、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加速推進,城市管理成效提升,民眾生活更加便利。...
一網通辦、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加速推進,城市管理成效提升,民眾生活更加便利。
在中國信通院日前舉辦的智慧城市沙龍上,多位專家表示,智慧城市建設是各地根據市民需求、城市需要而進行的深化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著應用場景稀缺、規劃設計與技術脫節等新問題。要強化數字政府建設,通過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提高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和服務溫度。
智慧城市建設面臨挑戰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汪玉凱表示,智慧城市是數字化集大成者。智慧城市要實現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建設目標包括保障城市高質量發展、保障城市高水平運轉、不斷為市民提供有效的公共產品以及能夠持續解決城市管理運行中的難點和痛點。
汪玉凱指出,智慧城市在滿足百姓的公共服務需求、提高辦事效率上有了明顯改進,但在保障城市高水平運轉、應對災害、保障城市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還有諸多可提升空間。智慧城市建設進入現階段,用“深水區”來概括并不為過。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認為,智慧城市建設進入“深水區”有兩個特點,一是在各行各業以及群眾生活方面的滲透性越來越強,生產、生活越來越受到數據影響;二是面臨更多待解決難題,純粹強調自上而下的完美設計會與現實的技術環境發生脫節,應用場景比較稀缺,亟須解決技術與應用場景對接。
通過分析京東智能城市的落地與實踐,京東集團副總裁鄭宇表示,目前智慧城市建設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數據歸集和共享仍然存在“數據孤島”、云計算平臺支撐能力不夠、平臺擴展和迭代能力跟不上智慧城市發展、基于同一個底座共建以及建成后的生態運營難等。需要通過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雙輪驅動”機制的建立,保障智慧城市進一步向前發展。
強化數字政府建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政務數據共享。在業內人士看來,數字政府建設是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
“通過數字化改造,打造服務型政府,是智慧城市發展的重點之一。”仇保興說。
實踐中,數字政府建設不斷提升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和服務溫度。以雄安新區塊數據平臺為例,該平臺負責當地政府部門數據的匯聚、治理、共享、交換及開發利用。“目前已形成可用的5400多個信息資源和8.4萬多個信息資源項,開通數據接口115個,為征地拆遷、工程建設、城市運營、回遷安置等工作提供數據服務。”鄭宇說。
圍繞數字政府建設,提高現代化治理水平,多地紛紛加碼布局。《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2022年工作要點》提出,今年將以全省數字政府均衡協同發展為抓手,聚焦省域治理與政務服務兩個著力點,全面深化“數字政府2.0”建設。湖北提出,推進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技術在社會保障、科技教育、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應用,建設“善感知、會呼吸、有溫度”的新型智慧城市。
抓好體制機制和技術創新
業內專家認為,在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設中,需要同時抓好體制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
汪玉凱說,智慧城市、數字政府建設發展迅速,與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有很大關系。但僅僅依靠技術是不夠的,必須要有體制機制創新。
“數字政府建設到了過‘坎’的時候,要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通過流程再造、業務重組,優化治理體系和治理模式。”汪玉凱說,數據治理能力不強是智慧城市發展中的“攔路虎”,應著重攻破這一難點,進一步改善城市營商環境,提高百姓滿意度。
仇保興認為,當前智慧城市建設應更加關注從基層“生成”的創新,加快破解智慧城市復雜系統構成與生成、數字技術便利與數字產權保護、復雜性與安全性三對矛盾。數字政府建設還處于發展階段,其理念、內涵都在深化,應不斷增強數字政府的韌性和安全性。
在鄭宇看來,智慧城市建設應以數據為中心而不是以業務為中心,以業務帶動數據歸集,數字驅動經濟,經濟帶動生活,生活再衍生新業務,由此形成良性循環。
此外,對于欠發達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仇保興建議,應加快網絡等基礎公共品的普及,以問題為導向推進工程建設,同時盡可能發揮智能手機作為智能終端的功能,降低數字技術應用的成本。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