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8 09:25 | 來源:證券時報網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數據統計,31只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凈值在上周創下歷史新高(注:剔除2022年新成立的基金),其中不僅有主動權益類基金,也有固收+基金、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
4月以來,股市仍然低迷,但卻有基金逆勢創下歷史新高。
據數據統計,31只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凈值在上周創下歷史新高(注:剔除2022年新成立的基金),其中不僅有主動權益類基金,也有固收+基金、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等。
雖然這些基金類型五花八門,但從持倉來看,大多遵循著兩大脈絡:一是穩增長邏輯下的地產股;二是通脹和供需偏緊邏輯下的能源資源股。這也是今年為數不多上漲的兩大方向,其中中證細分房地產產業主題指數年內上漲7.76%,中證800能源指數年內上漲20.56%。
創新高基金
多重倉地產和能源
4月14日,黃海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萬家新利、萬家精選3只基金齊齊創下自成立以來的凈值新高。其中,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年內收益率超40%,是今年以來收益最高的主動權益類基金。
黃海是一位堅守地產板塊的基金經理,從定期報告持倉來看,近年來持倉一直以地產為主,且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加倉煤炭股。截至2021年末,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的前五大重倉股分別為金地集團、保利發展、萬科A、招商蛇口、新城控股,此外,該基金還重倉了晉控煤業、平煤股份等多只煤炭股。
他在年報中表示,2022年A股市場的整體格局可能是震蕩趨弱,調整的幅度取決于刺激經濟的力度和速度,因為經濟下行的力量較強,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結構性的。從周期性來看,從去年二季度見頂,下行周期至少會貫穿今年全年;結構性原因是人口增長速度下降較快,長期需求面臨萎縮,疊加疫情防控和各類調控,常規的經濟刺激手段可能不足以扭轉下滑態勢。
黃海認為,低估值和穩定分紅的公司會是經濟下行期的稀缺資產,投資整體上偏謹慎和防御,繼續堅定看好能源(煤炭)、穩增長政策受益的房地產。
除了上述黃海管理的3只基金外,近期創新高的多數基金重倉股名單中都有地產股、能源股的身影。
例如“固收+”明星基金經理張翼飛管理的多只基金近日創下凈值新高,包括安信民穩增長、安信平衡增利、安信民安回報等。以安信民穩增長為例,其年報的前十大重倉股中有4只地產股和3只能源股。
同為安信旗下的袁瑋也有多只基金在近期創下凈值新高,其中安信新常態滬港深精選重倉了A股中的保利發展、金地集團,港股中的中國海外發展、旭輝控股集團等多只地產股。
多只能源資源QDII基金
也創下新高
與此同時,全球能源的供應緊張也影響著QDII基金的表現,多只重倉石油、礦產的QDII基金在近期創下新高。
例如,4月13日,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人民幣A創下凈值新高,這是一只指數基金,跟蹤的是道瓊斯美國石油開發與生產指數,超過70%權重成份股分布于上游勘探與生產行業,使其對油價的敏感度更高;此外,該指數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方式編制而成,前十大成份股權重占比達到70%,龍頭效應更加明顯。
此外,華安標普全球石油、中銀標普全球自然資源均于4月14日創下凈值新高。不同于另外兩只石油基金,中銀標普全球自然資源的持倉集中在礦業股,重倉了FORTESCUE METALS GROUP、淡水河谷、力拓等。
在高通脹的背景下,這些礦業股今年以來漲勢較好,例如淡水河谷的股價年內漲幅超40%。德意志銀行預計,5家大型礦業公司(必和必拓、英美資源、嘉能可、淡水河谷、力拓集團)將宣布高達240億美元的股息和現金分紅,今年晚些時候可能還會有更多。
兩大板塊后市如何走?
可以說,重倉地產和能源資源股是今年創新高基金的兩大殺手锏,展望后市,這兩大方向的行情是否還能延續?
對于地產股的投資,萬家基金認為,現在正站在一個“翻石頭”的黃金時期,需要通過對房企基本面的深入研究,準確捕捉優質房企,在估值被錯殺的時候進行布局。
萬家基金表示,繼續看好地產板塊的配置機會,未來將重點關注以下幾條主線:一是信用風險較低、融資渠道暢通、安全性較高的龍頭房企;二是財報安全性高、現金流較為穩定的區域性央企、國企或區域龍頭民企;三是積極布局“地產+”業務、價值有待重估的房企;四是當前收入確定性較強、集中度加速提升,同時關聯房企近期信用風險緩釋,彈性反轉的地產后周期物業板塊。
展望2022年能源資源股的走勢,中銀標普全球自然資源基金經理陳學林在年報中表示,由于OPEC+修正了對于2022年供需過于悲觀的預測,使得能源股跟隨油價反彈,各大能源機構也開始修正原油庫存的數據,顯示世界經濟復蘇的強度超過了之前的預測,只要新冠肺炎疫情能夠得到控制,能源股基本面將可以在2022年支持本板塊再創新高。
此外,中國宏觀經濟不振使得市場預期中國央行會持續加大寬松力度,陳學林認為,此舉將利好于基礎金屬的需求,俄烏戰爭也將使得部分金屬的行情易漲難跌。貴金屬2022年最大的壓力則是來自美聯儲的升息威脅,雖然目前根據預測,通脹威脅將逐漸減輕,但是在市場仍有疑慮之下,貴金屬應該還會在區間內震蕩,除了避險需求之外,隨著美聯儲加息次數的明朗,才能看出貴金屬板塊走出新的方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