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6 11:15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實際上,除了短期因素集中擾動外,市場仍有很多方面值得期待。
盡管利空因素集中釋放,A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但公募對于市場健康發展的底氣卻不曾改變。4月25日,針對當前的市場表現,《證券日報》記者連線東方紅資管、上投摩根基金、中融基金、興銀基金、興業基金、申萬菱信基金、泰信基金、鵬揚基金、中歐基金、嘉實基金、財通基金、銀華基金、中信保誠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博時基金、浦銀安盛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創金合信基金、華夏基金、海富通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天弘基金等25家公募基金公司(排名不分先后)。
上述公募基金公司認為,A股市場正面臨著內外部短期因素擾動,但這些短期因素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穩步復蘇趨勢,尤其是在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助力下,中國經濟向好的基本面邏輯并未改變,未來的發展潛力和動力依然存在。
經濟基本面仍將展現韌性
在受訪公募看來,當前A股市場疲軟更多的是內外部短期因素集中釋放,指數呈現短暫回調之勢,但基于對未來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良好預期,A股市場長期價值仍然存在。
嘉實基金大消費研究總監吳越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當前A股調整是多維度因素疊加后的集中釋放,不是趨勢性下跌。從中長期來看,在穩增長政策明確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向上趨勢會一直持續。
東方紅資管公募權益投資部總經理秦緒文對記者表示,A股市場短期受到匯率波動和疫情反復的影響,投資者風險偏好快速下降,市場下跌幅度較大。“但中國經濟長期穩健增長的大趨勢并未改變,中國有能力平衡好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之間的關系,宏觀經濟將很快重新回到平穩、健康增長的軌道上。”
實際上,除了短期因素集中擾動外,市場仍有很多方面值得期待。
“從中期看,國內基本面有望繼續展現相對韌性。”恒生前海權益投資總監祁滕對記者表示,今年中國經濟發展主基調并未改變,中國所處的增長與政策周期相對有利,穩增長政策空間相對充足,國內基本面依然具有十足的韌性,未來企業盈利也有望回升。
財通基金總經理助理、基金投資部總監金梓才向記者表示,“在穩增長背景下,政策目標是比較明確的。同時,防疫和房地產市場在今年都可能會出現趨勢性緩和。看好今年A股市場健康發展過程中的長線投資機會。”
近期疫情反復,匯率也有所波動,市場開始擔憂經濟基本面是否轉向。
對此,申萬菱信基金權益投資總監付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長期向上的趨勢并不會因短期疫情擾動而有變化,未來經濟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其中科技創新不斷從實用走向前沿。從中長期來看,我國抵御外來不確定性因素的自信和能力將會更強,短期事件的沖擊都將使得未來的應對更加全面、前瞻。”
南方基金副總經理李海鵬告訴記者,當前中國經濟仍然保持著較高增速,宏觀經濟整體穩中向好。從中長期來看,將迎來新一輪持續健康發展階段。“國內經濟發展可持續性強,通脹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匯率也將在合理區間波動,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良好環境并未改變。”
興業基金權益投資副總監劉方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中國經濟增長仍會保持極強韌性,經濟增長大概率將自三季度開始逐季走高。“作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資本市場目前已經較為充分地反映了經濟增長中的種種不利因素,后市有望逐步企穩回升。”
市場估值已處于歷史低位
A股市場波動背景下,權益類資產估值同步下降。多家受訪公募認為,當前A股市場估值已處于歷史低位,情緒化導致的非理性定價將在未來得到糾偏。
中歐基金投資總監曹名長向記者表示,目前中證800標的估值處于歷史很低水平,處于底部5%至10%之間的分位。而從業績來看,今年一季度企業業績整體處于低位,隨著疫情影響減弱、穩增長政策發力,企業業績將很快進入上行期,看好長期投資機會。
海富通基金公募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胡耀文對記者表示,“從中長期來看,目前市場的估值已接近2018年底的水平,估值回歸蘊含投資機遇,面對市場的波動,應立足長期、冷靜應對。現階段,市場處于磨底期,中長期視角下市場的機會大于風險。”
在未來市場投資機會方面,多家公募認為將圍繞消費和制造業領域展開。
泰信現代服務業混合基金經理黃潛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隨著疫情緩解,餐飲、娛樂、旅游等都有望復蘇。政策方面,預計各地將通過發放消費券推動消費的復蘇。在一系列政策的保駕護航下,國內經濟必將呈現向好態勢,消費板塊仍會被看好。“就當前市場而言,對于經濟和疫情的擔憂基本都已包含在目前的股價中,過度恐慌背景下的非理性定價將在未來獲得糾偏。”
天弘高端制造混合的基金經理谷琦彬對記者表示,長期來看,制造業仍是一條黃金賽道,投資者應該抓住低估值的時機,關注有望帶來長期超額收益的優質個股,在細分賽道持續深耕。
中融基金和恒生前海則看好新能源板塊投資機會。其表示,從估值看,目前新能源和新能源車等板塊估值已經回到較低水平,具備投資價值。同時,光伏、風電和核能等行業在國內大概率會持續增長,具備長期投資邏輯。“當估值回調至合理區間后,從長期看市場將會重新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