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09:56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包括德明信基金、貝萊德等多家機構在2021Q4對AXT進行了增減持,90家機構合計持股占比48.49%,環比減少5.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大股東德明信基金Q4減持0.14%,自2018年Q3末....
????????《科創板日報》4月27日訊,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廠商北京通美晶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北京通美”)近日向上交所報送了首輪審核問詢回復材料,進一步推進科創板IPO征程。
????????需要關注的是,公司控股股東AXT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未來或將同樣面臨“預摘牌”風險。且由于AXT股權結構分散,恐將對其私有化及北京通美的控股權產生重要影響。
????????前后僅相隔一個月的資產重組和外部增資的增資價格相差2.7倍,亦被交易所重點關注。《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北京通美在資產重組時對5家標的公司采用了不同的評估方法,且增資方股東包含公司高管和員工。
控股股東股權結構分散
????????自3月中旬以來,美國分批將多家中概股納入“預摘牌名單”,大全新能源、盛美半導體等“分拆回A”類企業亦在名單之列。而北京通美控股股東AXT亦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代碼:AXTI.O),或將面臨同樣的問題。
????????北京通美方面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截至目前,控股股東沒被列入相關名單,也沒收到這方面的通知。且公司已建立了規范的治理結構,在資產、人員、財務、機構、業務等方面均獨立于公司股東及股東控制的其他企業,股東相關事項不會對公司實際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一家中小券商研究員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經過重組后的AXT已經成為控股型公司,沒有實際業務,營收主要來自北京通美。和盛美半導體一樣面臨‘摘牌’風險,但AXT松散的股權結構或將對其私有化及北京通美的控股權產生重要影響。”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財年末(小K注:美國2021年度財報時間點),DimensionalFundAdvisorsL.P.(美國德明信基金)、BlackRock,Inc.(美國貝萊德集團)、MorrisS.Young(以下稱“莫里斯·楊”)分別持股7.03%、6.35%、5%為AXT前三大股東,沒有實際控制人,因此北京通美也沒有實控人(AXT直接持有公司85.51%)。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包括德明信基金、貝萊德等多家機構在2021Q4對AXT進行了增減持,90家機構合計持股占比48.49%,環比減少5.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大股東德明信基金Q4減持0.14%,自2018年Q3末至今已累計減持1.39%;第二大股東貝萊德Q4增持0.05%,但相比2021年Q1末已減少0.59個百分點。
????????對于控股股東股權結構的不穩定風險,北京通美方面沒有正面回應《科創板日報》記者,僅表示:“AXT的股東對本次發行上市事宜的批準和授權不享有表決或同意的權利。且除需要AXT股東決議的事項外,AXT的最高決策機構為董事會,業務及日常事務均由董事會管理或負責,高管由董事會任命。”
????????北京通美材料顯示,AXT現任董事會共有4名成員。其中,莫里斯·楊擔任AXT董事長兼CEO(同時兼任北京通美董事長);DavidC.Chang、JesseChen和ChristineRussell為獨立董事。公司方面稱,AXT向北京通美提名董事席位,并通過北京通美董事會、股東大會參與公司的全球發展及經營戰略的實施。
????????此外,首輪問詢回復材料披露,AXT自納斯達克上市以來,曾涉1項政府調查和行政處罰、5項訴訟和2項仲裁。
????????其中,2004年10月有一項針對AXT的證券集體訴訟被提交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區法院,被告系AXT及其首席技術官,訴由是涉嫌公布虛假且具有誤導性的財務業績。北京通美方面沒有進一步披露相關事情經過,僅透露AXT已于2007年4月24日與相關原告就該項證券集體訴訟達成和解協議。
公司高管員工參與資產重組
????????AXT成立于1986年12月,自成立起即在美國從事半導體襯底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于1998年5月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同年,AXT在北京投資設立了通美有限(公司前身),并逐步將其生產、研發轉移至北京通美。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12月,為整合業務資源、解決同業競爭,AXT、金朝企管、北京博美聯、中科恒業以北京博宇、保定通美、朝陽通美、南京金美和朝陽金美100%股權對公司進行增資,重組增資價為1.36元/單位注冊資本。資產重組完成后,AXT已無實際業務,上述標的公司成為北京通美業務定位和分工明確的全資子公司。
????????2021年1月,北京通美以5.03元/注冊資本的價格引入了海通創新、安芯產投、華登二期等13家戰略投資者。相隔僅一個月,增資價格卻相差2.7倍,亦被交易所重點關注。
????????北京通美方面稱,資產重組估值和第三方增資間的估值價格差異,主要包括了交易背景、定價基礎、估值范圍及重組后的協同效應、對賭協議等因素差異所致?!暗谌皆鲑Y作價系各投資者在充分考慮了公司上市預期情況下,并經過各市場化機構與公司協商一致確定?!?/p>
????????不過,《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北京通美在資產重組時對5家標的公司采用了不同的評估方法,且增資方股東包含公司高管和員工。
????????其中,公司對北京博宇和朝陽金美采用收益法評估,增資率分別為88%、71.43%,而對朝陽通美、保定通美和南京金美則采用資產基礎法,增資率分別為6.15%、4.35%、1.48%。并在2020年12月29日匆匆完成此次重組。
????????從上述標的公司2021年的業績來看,北京博宇業績增長平穩,而保定通美和南京金美卻大幅增長。財務數據顯示,北京博宇2021年營收1.38億元/凈利潤0.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35%。而保定通美2021年營收2.97億元,同比增長315%,凈利潤0.43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南京金美實現營收1.85億元,同比增長117%,凈利潤0.19億元,同比增長142%。
????????此次資產重組的參與方,除了北京遼燕、北京定美、博宇英創和博宇恒業為北京通美員工持股平臺,金朝企管、中科恒業和北京博美聯背后亦有公司高管和員工的身影。其中,中科恒業與北京博美聯為一致行動人,北京博宇總經理何軍舫分別直接持有前述兩家公司79%、66.67%股權。
????????“根據北京中鋒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綜合考慮保定通美評估基準日時實際情況,采用資產基礎法進行評估較為合理。南京金美僅承擔銷售職能,其采用收益法不能公允反映全部股權價值,因此采用資產基礎法評估。”北京通美方面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解釋稱。
????????但一名投資機構投資經理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對于業務發展較快的標的采用資產基礎法并不合適。且2021以前北京通美一部分銷售通過控股股東AXT實現,亦需關注相關訂單收入是否計入標的公司?!?/p>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