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6 14:13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2年以來,翼支付、銀聯云閃付、拉卡拉等多家機構均已入局數字藏品。
????????近日,中國電信旗下持牌支付機構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翼支付”)的“翼支付App”推出“麟翼數字藝術品專區”。同時,中國電信首款數字藝術品“半部電臺”也同步上線。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以來,翼支付、銀聯云閃付、拉卡拉等多家機構均已入局數字藏品。
????????據悉,麟翼數字藝術品專區數字藝術品為實名持有,采用商家“定向邀請+資質審核”入駐模式,為IP提供方、創作方、發行方及C端用戶,提供授權、制作、發行和運營等各個環節的版權保護,平臺用戶需進行實名認證之后,才能購買、持有、收藏、分享平臺上的數字藝術品。
????????此外,銀聯在云閃付App中上線“數字藏品”小程序,并推出“航天?!薄靶酒!钡葦底植仄?。據官方介紹,銀聯數字藏品應用是立足于數字文創領域,基于銀聯區塊鏈技術建設的數字藏品服務平臺,致力于聯合相關行業機構及合作伙伴利用數字技術深入公益、藝術、文旅等多元場景,促進傳統產業的數字化“煥活”,為用戶開拓更豐富的藏品及應用體驗。
????????2021年以來,海外NFT爆火后,國內NFT交易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業界普遍認為,國內各類平臺均較為默契的“去NFT”金融屬性,主推“數字藏品”概念,突出強調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標識的特定虛擬作品。為了規避數字藏品的金融屬性,國內涉足這一領域的機構均對其二次交易進行了嚴格限制,只允許收藏。
????????對于多家機構入局背后原因,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認為,支付機構入局數字藏品,是多元化商業布局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機構跟隨潮流轉型吸引年輕客群的突破點,同時還能夠幫助支付機構帶來更多用戶和交易,提升用戶黏性。
????????但需注意的是,目前NFT潛藏的金融風險正面臨嚴監管。王蓬博表示,“數字藏品作為NFT中國化的有益嘗試,有其存在和發展的真實需求。未來機構仍需注意要堅守合規底線和行為紅線,嚴格遵守信息技術、數據治理、金融監管等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p>
????????而在防范用戶投機行為方面,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建議,“支付機構在布局數字藏品時需注意兩方面一是要關注交易規則的設置,尤其是二級交易,避免數字藏品業務淪為投機炒作甚至非法金融活動的通道;二是關注原創性及版權問題,對數字藏品的版權審查是其應盡的義務,應在上架作品前充分重視版權問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