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7 08:08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尹秋彤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電鰻快報》統計,截至目前共有54家基金公司的營收情況得以曝光,合計實現凈利潤433.53億元,每家基金公司平均凈利潤8.03億元,同比增長26.66%。不過行業馬太效應越來...
《電鰻快報》文/尹秋彤
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披露結束,其控股或參股的公募基金公司經營情況全部揭開面紗。受益于連續兩年的大牛市,2021年成為基金行業的“賺錢大年”。然而,卻有基金公司依舊顆粒無收。
《電鰻快報》注意到,方正富邦基金目前管理規模達472.73億元,2021年收取的管理費也高達1.51億元,然而,該基金公司當年依舊虧損1990.92萬元。是誰拿走了方正富邦基金利潤?
成立11年虧損9年
據《電鰻快報》統計,截至目前共有54家基金公司的營收情況得以曝光,合計實現凈利潤433.53億元,每家基金公司平均凈利潤8.03億元,同比增長26.66%。不過行業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也有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凈利潤增長出現下滑,甚至出現虧損。
據觀察,有5家基金公司在2021年出現了虧損,南華基金、國金基金、方正富邦基金虧損額超過1000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46.85萬元、-2789.59萬元、-1990.92萬元;東興基金、瑞達基金則分別虧損988.77萬元、987.0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方正富邦基金已經是連續第五年虧損,且成立11年里虧損多達9年。
具體來看,自2011年成立以來,方正富邦基金僅在2015年和2016年凈利潤為正,分別為1236.26萬元和504.59萬元。除了這兩年外,2011年至2014年,該公司凈利潤也未能實現盈利,分別為-3434.7萬元、-3833.32萬元、-4623.41萬元、-289.03萬元;2017年至2021年,方正富邦基金凈利潤分別虧損4745.34萬元、1713.55萬元、3018.12萬元、1701.91萬元、1990.92萬元,并且2021年虧損金額較2020年進一步加大,
實際上,方正富邦基金近五年的營業收入卻呈現出V型。2017年至2021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33億元、1.04億元、8858.6萬元、1.32億元、1.81億元。“增收不增利”成為方正富邦基金最突出的特征。
作為一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公司,方正富邦基金由方正證券持股66.7%。在方正證券最新披露的年報中,并未提及方正富邦基金虧損加大的原因。
1.51億元管理費去哪了
據《電鰻快報》觀察,2021年方正富邦基金旗下成立了7只基金,其中主動權益類基金、債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各有3只、2只和2只。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上述7只基金規模合計為63.77億元。
隨著管理基金規模的增加,其收取的管理費也不斷增加。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1年方正富邦基金的管理費用整體呈上升趨勢,分別為5318.37萬元、5689.56萬元、6080.24萬元、8520.84萬元、1.51億元。
具體觀察,方正富邦基金截至2021年年底,共有33只基金,資產合計412.6億元,利潤合計5.68億元,收取的管理費為1.51億元。管理費用同比增長的同時,其支付道費用也有所增加。2021年該公司托管費、客戶維護費、銷售服務費、交易費分別為3654.77萬元、4798.53萬元、1876.34萬元、3920.96萬元,較2020年同期分別增加1334.64萬元、1792.51萬元、383.46萬元、2455.96萬元。
《電鰻快報》注意到,客戶維護費占管理費比例31.86%,托管費和交易費合計占比也超過了50%。也就是說,方正富邦基金超過八成的管理費支付了客戶維護費、托管費和交易費。
“為了拓展銷售渠道,中小型基金公司不得不重金砸向銷售機構,同時向托管行支付托管費、向券商支付交易費,也是這些中小基金公司不得不要承受的兩筆不菲費用。”業內人士分析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