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2 15:21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王思文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2年前5個月,新基金發行募集規模定格在4476.78億元。相比去年全市場基金銷售一片火爆景象,今年以來公募基金新發行規模仍處在低谷。...
2022年前5個月,新基金發行募集規模定格在4476.78億元。相比去年全市場基金銷售一片火爆景象,今年以來公募基金新發行規模仍處在低谷。
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今年前5個月新基金發行整體呈現兩大特征:一是單月發行熱度冷暖不一,規模大體呈“W”型波動。二是債券型基金挑起發行“大梁”,占發行規模的四成,與創新型產品“攜手”成為發行市場兩大突出亮點。
單月發行冷暖不一
規模大體呈“W”型波動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按照基金成立日期統計,今年前5個月新成立的公募基金募集規模合計4476.78億元。其中,債券型基金的募集規模合計1795.81億元,占比40.11%,挑起今年新基金發行市場的“大梁”;混合型基金的募集規模合計1583.83億元,占比35.38%;封閉式基金的募集規模合計742.9億元,占比16.59%,其中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發行助力最多。
而股票型基金今年前5個月的募集規模合計327.23億元,占比已經下降到7.3%,QDII基金的募集規模為18.17億元,占比僅0.4%。照此計算,代表權益基金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兩者合計募集規模為1911億元。
若按照60%的平均倉位計算,今年前5個月新成立的權益基金為市場帶來約1146億元的“彈藥”。
此外,單月新基金發行熱度冷暖不一。據記者觀察,今年前5個月基金發行規模大體呈“W”型波動:1月份新基金發行熱度在迅速降溫的背景下,募集規模實現1188.2億元,2月份快速回調至337.67億元,到3月份基金公司快速對基金發行布局進行調整,發行市場出現明顯回暖,單月募集規模漲至1212.42億元,而受市場影響,4月份再次回調至825億元,直到5月份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批量發行且獲資金熱捧,單月基金發行規模達到913億元。
創新型產品和債基
成發行市場兩大亮點
相比去年全市場基金銷售一片火爆,今年以來公募基金新發行規模的確步入低谷。但基金行業仍然堅持推陳出新,創新型基金產品在年內迭出,從市場變化中發現新需求,進一步滿足居民對理財產品的多方位需求。
最突出的創新型產品是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該創新型產品最大的亮點有三個:一是適合短期資金增值需求尋找閑錢打理工具的投資者,二是風險等級是低風險,主投AAA級優質存單,可以遠離股市波動,三是基民的成本較低,認購費、申購費及贖回費均不收取。在新基金發行遇冷的市場背景下,5月份密集發行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獲資金熱捧,8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合計募集規模達到571.4億元,單只平均募集規模達到71.42億元。
其中多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霸屏年內新基金發行規模榜單前列。平安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國泰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招商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華夏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這四只基金分別以100.02億元、100.02億元、100億元和99.82億元位列年內新基金發行榜單第2位至第5位,緊跟榜首招商添安1年定開債基金。
另5只位列前十名的新基金產品均為中長期純債型基金。事實上,今年以來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更受市場資金偏愛,年內新成立的4476.78億元基金發行規模中,有1374億元是來自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占比超三成。
博時四月享120天持有期債券基金經理倪玉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展望未來債市,在信用環境尚未穩定恢復的情況下,‘寬貨幣’大概率不會輕易退出。‘寬貨幣’支撐債市收益率頂部,資金利率中樞不變,預計債市難有大幅調整的壓力。”
不過記者發現,雖然中長期純債型基金的募集體量較大,但認購人群與基金發行火爆時大有不同,呈現出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偏低的現象,以往受資金火爆搶購的新發基金認購總戶數普遍在萬戶單位以上,而這些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僅有幾百戶。
基金產品配置方面,國聯證券分析師朱人木表示:“3月底起利率下行,短期債券基金受市場歡迎,近期可以關注短債基金,穩增長相關板塊和上游能源化工類基金,軍工行業的細分機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