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6 09:21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趙夢橋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雖歷經震蕩調整,但首批科創板基金成立三年后凈值平均漲幅依舊達到100%,且行情走低期間,抄底資金態度堅決,借道ETF積極涌入,多只基金份額持續走高并較發行伊始....
????????雖歷經震蕩調整,但首批科創板基金成立三年后凈值平均漲幅依舊達到100%,且行情走低期間,抄底資金態度堅決,借道ETF積極涌入,多只基金份額持續走高并較發行伊始增逾數倍。
????????基金業內人士分析,在前期市場熱捧的氛圍逐漸冷卻后,伴隨盈利情況逐漸改善,當下的科創板已經具備“低估值、高增長”的特征,配置價值逐漸凸顯。
????????首批科創板基金
????????平均漲幅達100%
????????6月2日,A股三大指數全天震蕩走強延續反彈行情,科創板個股大爆發,科創50指數漲近5%,近40只科創板個股漲超10%。受個股帶動,相關ETF也異軍突起,科創信息技術ETF、科創信息ETF、科創50ETF基金漲幅居前,分別漲6.22%、6.18%、5.27%,沉寂已久的科創板行情再度成為市場熱點。
????????回望首批7只含著“金鑰匙”誕生的科創板基金,一度成為市場熱捧的對象,還引發了超千億元資金的哄搶。易方達科技創新率先發行,南方科技創新與富國科技創新緊隨其后。截至發稿,首批基金歷經三年有余,平均漲幅剛好達到100%,其中南方科技創新以143.96%位居第一,易方達科技創新與嘉實科技創新分別以107.72%、104.61%位居第二、第三,頗為優秀的業績也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南方科技創新混合基金經理王博表示,科創主題基金一系列產品成立于2019年之后,適逢國家科技行業高速發展時期,享受到了相關企業的成長紅利,所以整體業績表現優異。科技行業中半導體、新能源等細分領域,過去三年IPO和融資節奏明顯加快,也助推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科創主題基金根植于中國科技行業,系列產品的成功運作,是資本市場和產業發展相互促進、共同健康發展的典型案例。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科創板行情就開始接連下挫,中間雖時有回暖依舊難止頹勢,但行情在4月末開始觸底反彈,截至發稿的10個交易日內已經漲逾16%,跑贏了同期滬深指數。從科創50成份股來看,受低基數影響,多家公司較底部已有大幅度上漲,如固德威和奧普特均漲超70%,杭可科技和中望軟件漲超60%。不過,若將時間線拉長至今年年初,多數個股仍未恢復“元氣”,平均跌幅超兩成。
????????在年后震蕩市期間,有些資金不畏行情的起伏依舊持續涌入科創板基金,以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為例,該基金2020年9月份發行伊始規模僅50多億份,此后持續攀升,即使在4月份行情急劇下跌的交易日里也有資金堅決加倉。截至發稿,該基金份額增逾380%,成為坐擁240億份規模的“巨無霸”級基金,位列所有ETF規模第六位。
????????科創板邂逅價值投資?
????????結合基本面與估值情況來看,當前時點的科創板是否值得投資?
????????Wind數據顯示,經過數月調整的“陣痛”后,當前科創50指數市盈率降至42倍,處于指數設立以來的9.68%分位點,在股價走低與盈利情況改善的雙重作用下,較最高時期近100倍的估值泡沫已然消化不少。
????????開源證券指出,從2021年年報及2022年一季報數據來看,不管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科創板成長性遠優于其他板塊,有一定反彈基礎。此外,結合Wind一致盈利預測,科創板2022年、2023年的盈利增速分別為64%、34%;從過往數據也可驗證,科創板公司的成長性、ROE水平、科研強度整體上高于A股其他板塊。
????????公募持倉方面,以基金重倉股為測算口徑,截至2022第一季度,科創板占基金整體的配置比例約5.3%,接近2012年第四季度的創業板。開源證券認為,隨著產業增長逐步兌現到板塊盈利上,科創板的配置價值將日益顯現。參考創業板的配置路徑,當前科創板較低的基金配置比例,也意味著后續較大的加倉空間。
????????王博表示,由于年初成長股大幅回調,同時全球對高估值個股風險偏好下降,科創板首當其沖。目前,科創50指數跌幅已經幾乎抹去指數上市以來的所有漲幅,而且這只是代表了頭部公司的表現,市值中尾部公司跌幅更大。同時,科創板今年將迎來三年解禁期,板塊估值持續回落,高估值逐漸消化,優質個股配置價值逐漸顯現。
????????“我相對關注半導體設備耗材、創新型行業設備、新一代工業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子領域中景氣度高、有技術優勢壁壘的優質公司。”對于科創板的投資價值,王博認為,第一,市場回暖風險偏好提升后,科創板往往是高風險偏好資金的首選,反彈幅度會比較大;第二,基本面上看,科創板披露的一季報仍然是全市場成長性相對較好的板塊,基本面沒有特別大的問題;第三,要關注板塊流動性的變化。業績好的板塊跌幅卻相對較多,現在可慢慢等待“彈簧壓縮”積蓄力量。
????????創業板自2009年10月推出,指數持續調整至2012年1月,并于當年12月二次探底后開啟牛市。科創板自2019年7月推出,指數持續調整至2022年5月,持續調整近3年后,當前的PE-TTM同樣接近2012年的創業板。開源證券指出,“歷史會重演,但不會簡單重復”,對創業板和科創板歸一化處理后,早期指數走勢呈現出較強相似度。“回顧‘十二五’期間的創業板,展望‘十四五’期間的科創板,產業分布的鮮明時代感是核心共性,換言之,創業板映射了‘十二五’期間的互聯網,而科創板映射了‘十四五’時期的先進制造。”開源證券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