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7 10:17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顯示,此次募集資金擬將1.2億元用于償還銀行借款。值得一提的是,在長華化學長年向銀行貸款的同時,公司每年拿出巨額資金來購買理財產品。...
近日,深交所向長華化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華化學”)發出第2輪審核問詢函。今年2月深交所受理長華化學創業板上市申請,擬發行股票不超過3500萬股,募集資金3.01億元,將用于信息系統建設、研發中心項目、營銷網絡建設、償還銀行借款、補充流動資金。
記者注意到,這是繼2017年底公司申報上交所IPO后的第二次申報,此前因原材料市場價格頻繁大幅波動影響,2018年公司業績嚴重下滑,公司主動終止申報。而本次公司重啟IPO,雖然在募集資金運用上有了變化,去掉了擴產項目,但依舊遠超同行的負債率,致使公司用來償還銀行貸款擬募集資金更多。
招股書顯示,此次募集資金擬將1.2億元用于償還銀行借款。值得一提的是,在長華化學長年向銀行貸款的同時,公司每年拿出巨額資金來購買理財產品。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就相關情況致電長華化學,并按照相關工作人員要求將問題發至公司郵箱,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函。
因業績恢復增長重啟IPO
成立于2010年的長華化學,公司主營業務為聚醚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營產品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軟泡用聚醚系列產品,主要包括POP(聚合物多元醇)和軟泡用PPG(聚醚多元醇),應用于生產多種密度的海綿制品,例如家居綿、高回彈模塑綿、內衣綿、電子綿、包裝綿等;第二類為CASE用聚醚(多用途聚醚統稱)及特種聚醚產品,主要應用于生產涂料、粘合劑、密封膠和彈性體等。
其中,軟泡用聚醚系列產品為公司核心產品,報告期內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96.56%、95.39%和94.84%。而公司產品以環氧丙烷、苯乙烯、丙烯腈、環氧乙烷為主要原材料,其價格受宏觀經濟及市場供求關系等因素影響。
報告期內,長華化學對外采購上述四種主要原材料占當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6.61%、88.58%和88.09%,主要原材料采購成本的變動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原材料價格的頻繁大幅波動將會提高公司對采購成本控制的難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盈利能力的穩定性。事實上,這也是公司前次申報撤回的主要原因。
2017年12月,長華化學向中國證監會提交IPO申報文件,公司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不超過3505萬股,2018年3月,證監會下發《長華化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2018年9月,公司主動終止IPO申報。
對于終止原因,長華化學方面稱:“2018年度,受主要原材料市場價格頻繁大幅波動影響,公司產品銷售毛利率大幅降低,對凈利潤產生重大影響。2018年度,公司銷售毛利率降低至6.21%,凈利潤降低至1424.12萬元,較上年度凈利潤下降80.80%,公司出現審核期間經營業績大幅下滑情況。公司管理層于2018年8月預計2018年全年凈利潤大幅下滑,保薦機構認為該凈利潤無法滿足當時主板上市審核關于經營業績的要求,故2018年9月公司主動終止此次IPO,待公司業績恢復后再申報IPO。”
一位從事金融工作的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從以往IPO來看,對于主板的擬上市公司,審核往往更看重主營業務持續經營能力。”
2018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僅為907.18萬元。不過,從2019年起,公司業績實現了持續增長的態勢。2019年至2021年度,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232.22萬元、7089.94萬元、8552.40萬元。今年2月,長華化學再次申報IPO獲深交所受理,此次長華化學選擇了創業板。
募集資金主要用于還債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IPO申報,在募集資金運用上有了變化,不過募集資金償還銀行貸款的需求仍未改變。
本次申報,長華化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505萬股人民幣普通股,募集資金3.01億元用于五個項目,其中有2000萬元用于信息系統建設,4325萬元用于研發中心項目,4634.5萬元用于營銷網絡建設,71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1.2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
前次申報,長華化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505.0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募集資金2.31億元用于擴建10萬噸/年多元醇項目,1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
上述對比來看,本次申報,公司不再有擴產項目,但用于償還銀行貸款的資金更多了。
對此公司解釋,公司融資渠道有限,隨著新產能、新裝置對資金的持續投入以及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對資金需求與日俱增。公司積極采取債務融資方式向銀行借款取得營運資金,而所借款項均用于擴大產能所需的建設支出或購買生產所需原材料。公開信息顯示,長華化學此次擬償還的1.2億銀行貸款,均在今年到期。
事實上,從負債水平來看,長華化學資產負債率遠超同行,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2019年至2021年,長華化學資產負債率(母公司)分別為59.55%、56.03%、47.05%。截2021年末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為1.34和1.09。雖然負債率連年下降,但與同行業相比仍高出不少。同行可比公司隆華新材(301149.SZ),2019年至2020年,母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5.22%、20.32%,不到長華化學的一半。
金融科技研究員韓璐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高負債率理論上表示,一方面他們運用了較高的財務杠桿(也就是像銀行借款)進行產業擴張;另一方面他們承受的償債壓力也大。同時從他們報告期中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來看是同比下降。說明其庫存周轉能力在降低,但是這也是要看行業標準來確定。”
值得關注的是,在公司長年向銀行貸款的同時,公司每年拿出巨額資金來購買理財產品。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長華化學投資支付的現金分別為8.28億元、3.5億元、3億元,公司稱主要系購買理財產品。
對此,韓璐表示:“在高負債的前提下,用大量現金購買理財產品,或許是為了上市粉飾財報,使其看上去現金資產或其他流動資產充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