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0 09:49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一季度,由于股市明顯走弱,部分基金大幅增加債券資產,甚至出現股票空倉。不過,基于當前疫情緩解預期下的股強債弱,相關基金又開始回補股票資產。...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A股獨立行情有望持續,債市下半年應進行防守操作
債市承壓背景下,部分偏債基金或已回補股票倉位。
一季度,由于股市明顯走弱,部分基金大幅增加債券資產,甚至出現股票空倉。不過,基于當前疫情緩解預期下的股強債弱,相關基金又開始回補股票資產。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部分偏債混合型基金單日凈值表現跑贏了上證指數,最近一個月的凈值收益也秒殺了過去一年的表現,背后或反映其股票倉位有所提高。
債券原是基金的避風港,此前曾有基金空倉股票買入債券而進入年度業績十強。如今強弱格局生變,部分基金經理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坦言,股票市場底部已現,有望走出獨立行情,相對應的是債券市場下半年應當進行防守操作。
凈值彈性猛增
偏債基金或已加倉股票
近期債市走弱,一些偏債型基金的走勢或透露其倉位的變化。
6月17日,上證指數收盤上漲0.96%,金鷹元豐債券基金當日凈值漲幅則高達1.5%。根據該基金披露的信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這只債券型基金持有的股票倉位為14.27%,持有的債券資產占比則高達80.65%。此外,華夏安康債券基金6月17日的基金凈值也上漲近1.2%,該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股票倉位僅為13.8%。這些在一季度末仍然持有大量債券的偏債基金,其凈值彈性甚至已超過了部分新能源基金、軍工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一個月內,華夏安康債券基金的凈值漲幅達到7.55%,這已經超過或接近該基金過去多個年度的凈值表現。統計數據顯示,該基金在2021年度的凈值漲幅僅為3.7%,2019年度的凈值漲幅則為7.83%。而在2015年度、2020年度,這只債券基金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凈值上漲,兩個年度的累計漲幅分別為20.24%、13%。
根據基金持倉數據梳理,華夏安康債券基金過去多個年度顯著的凈值上漲,幾乎都來自對股票倉位的加倉。2015年一季度期間,基金經理將該債券基金的股票倉位從原來的4.7%大幅提升到17.18%,由此在當年取得了超過20%的凈值收益。而2020年度獲得約13%的凈值漲幅,也在相當程度上受益于對股票的操作,該債基在2020年度連續多個季度提升股票倉位,至當年年底的股票倉位超過了18%。
以此判斷,分析人士認為上述偏債型基金凈值彈性的大幅走高,意味著相關產品或已開始增加股票倉位。
空倉躺贏成過去式
加倉空間更大
由于今年一季度股票市場表現較弱,偏債產品持有的股票倉位明顯降低,也使得這些產品在當下具備了較多的股票操作空間。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許多靈活配置型基金實施了空倉策略。以創金合信鑫利基金為例,該基金在去年一季度末的股票倉位最高為33%,到了今年一季度末股票倉位已變成零。截至今年3月末,該基金約99%的投資集中于債券資產。
西部利得新瑞混合基金的做法更極致。今年一季度期間,該基金除了空倉股票,還幾乎空倉了債券,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約99%的資產以銀行存款為主。對此,該基金的基金經理解釋,一季度權益市場遭遇幾方面挑戰,一是疫情有所反復;二是大宗商品高位震蕩,盈利向上游集中,中下游盈利下調;三是美聯儲加息過程中面臨外資回流。基于這些原因,該基金在報告期內維持權益的低倉位配置,尋求更好的介入時機。
基金經理對于空倉的上述解釋,也意味著這只空倉基金對股票倉位有著做多的空間和動力。根據西部利得新瑞混合基金披露的過往數據,去年一季度末這只偏債型基金持有的股票倉位高達44%。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基金采取空倉策略,可能是希望在股票市場弱市的環境下獲得躺贏,但市場的快速變化可能讓這些基金不得不改變原有的預期和打法。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在2018年的混合型基金業績排名中,就曾出現過空倉基金進入基金業績十強的一幕?;鸾浝項詈夤芾淼拈L盛盛崇混合基金于2018年一季度末至四季度末的股票倉位分別為2.54%、9.56%、0、0,最終憑借8.31%的年度收益率進入全市場業績十強行列。
然而,在今年的A股市場中,作為空倉躺贏的元老人物,基金經理楊衡并沒有繼續復制四年前的空倉策略。相反,楊衡保持了相對較高的股票倉位。根據長盛盛崇混合基金披露的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持有的股票倉位為43.56%。楊衡對此操作的解釋是,A股市場經歷了風險大幅釋放后,政策底顯現,市場已經進入階段性震蕩磨底期。
A股獨立行情明顯
債市或將震蕩走弱
偏債型基金產品加大股票資產的配置趨勢,也折射股強債弱的變化。
“A股有希望走出獨立行情,債市下半年需要防守。”長城基金鄒德利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美國目前處于步入“滯脹”困境的階段,由于通脹高企而反復強力加息,會導致美國經濟衰退預期愈發濃厚。體現在市場上,美股今年以來調整幅度是高于A股的,未來美股還有繼續調整的可能。但中國國內現在處于經濟的底部區間,未來的主要趨勢是底部復蘇,國內大環境已經好轉,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也為經濟復蘇提供了有力支持,三、四季度的經濟增速有望顯著改善,國家在向全年的GDP增長目標全面進發。
上述基金經理同時強調,就A股而言,3000點已經大概率體現了政策底和市場底,A股市場有望走出獨立行情。債市方面,上半年牛市,下半年則防守為主。過了6月中旬,下半年近在咫尺,債券應當主要進行防守操作,縮短久期,以短債票息打底,長中端債券階段性靈活把握機會,注重安全性和流動性。
關于債券市場下階段的走勢,平安基金固收投資副總監周恩源坦言,政府工作報告定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政策不收緊,市場大概率也不會轉熊,“小牛市”或將延續。不過,他認為,債市收益率總體處于震蕩下行格局,在穩增長力度較大的階段可能出現中期調整。
而在股票市場方面,平安基金研究總監張曉泉直言A股的吸引力極大。從資金端來看,隨著國內居民財富配置權益資產持續增加,財富入市節奏加快,持有基金凈值加速抬升,另外6月以來外資重回A股,截至6月15日北向資金流入約478億元;從資產端來看,A股估值回升,但仍處于歷史低位,需珍惜優質資產的低估值。“市場進一步下行空間有限。隨著下半年諸多系統性風險退去,尤其是二十大召開之后,接下來的經濟發展路線將會更加明確,或將出現一波向上行情。”張曉泉表示。
民生加銀基金也認為,當下格局是股強債弱,該基金強調A股近期“以我為主”的特征強烈,由于國內盈利復蘇預期和流動性改善,而全球股債雙殺,A股甚至可能被全球資本當成避險市場,近期北向資金大幅流入可能就是這種心態的反應。海外市場波動可能會在短期對A股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由于國內諸多因素改善,A股或仍將保持階段性震蕩上行的趨勢,調整“不懼”。
相對于股票市場的樂觀判斷,民生加銀還認為,目前債市已進入數據真空期,債市整體或延續震蕩行情,短期存在一定的調整風險,地方債繳款和季末考核對資金面的影響或為關鍵性因素,可能帶來短端品種的調整壓力。中長期來看,在寬信用政策集中發力期,基本面將緩慢修復,經濟數據驗證基本面“拐點”最早或在7月,此前債市或仍處于震蕩偏弱格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