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1 09:39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梁銀妍 何漪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公募REITs到ESG產品,公募行業以“可持續投資”為指引,不斷完善投研體系,推動資源向優秀公司傾斜,助力經濟穩增長。...
從公募REITs到ESG產品,公募行業以“可持續投資”為指引,不斷完善投研體系,推動資源向優秀公司傾斜,助力經濟穩增長。
REITs聚焦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領域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我國公募基金管理總規模達到25.52萬億元,基金產品數量達到9761只。作為資管行業重要一環,公募無論在引導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經濟還是服務居民日常理財上,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以REITs為例,該創新產品已成為公募助力穩增長、盤活存量資產的重要抓手。去年6月21日,首批9只公募REITs上市亮相。如今滬深市場上市公募REITs達12只,項目合計募資458億元,主要投向綠色發展、民生等基礎設施補短板重點領域。
“REITs能有效引導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經濟。”建信基金表示:首先,REITs能幫助企業盤活存量資產,滿足基建項目長建設運營周期的資金需求,有助于提升資本的使用效率。其次,REITs能夠幫助企業降低資產負債率,優化財務結構,實現項目資產端的“舉重若輕”。最后,企業可以將沉淀的重資產剝離入公募REITs,自身轉型為服務商、運營商,通過擴募使REITs成為企業重資產整合平臺,提升基礎設施項目價值,實現金融產品服務實體經濟的目的。
博時基金表示,基礎設施REITs在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防范和化解隱性債務風險、提高企業再投資能力、提升基礎設施運營效率、促進投資良性循環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博時基金將持續加強與企業的主動接觸,鼓勵企業拿出優質資產參與公募REITs試點,促進企業實現輕資產運營。
國務院辦公廳近期發布的《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明確,建立健全擴募機制,探索建立多層次基礎設施REITs市場。證監會也召開專題會議,明確在助力穩增長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將“研究拓寬基礎設施REITs試點范圍”列為主要手段之一。
首批項目上市只是起點。從最初的高速公路、產業園區、倉儲物流,到如今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清潔能源,未來公募REITs有望擴展至旅游景區、水利設施等領域。
責任投資助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
4月底,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要引導公募行業總結ESG投資規律,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日前發布的《優化公募基金注冊機制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情況通報,也鼓勵基金管理人開發ESG產品。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我國共有159只ESG基金,其中2021年以來新發產品數量超過2017年至2020年這4年的總和,ESG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達2269億元,較2020年底增長20%。
與此同時,滬深交易所也在積極推動綠色債券的產品開發和創新探索。深交所首批專項服務海洋經濟發展的綠色債券3月份成功發行,上交所近期修訂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特定品種公司債券》,推出低碳轉型債券、低碳轉型掛鉤債券品種。
上述舉措為綠債基金的發展創造了新的契機。今年3月,公募行業首只ESG主題債券基金——中航瑞華ESG一年定開面市。近日,富國碳中和一年定開發行,資金主要投向碳中和領域,服務綠色金融戰略。此外,太平基金也于5月底提交了太平綠色純債一年定開債券型基金的審批申請。
受訪的多家基金公司認為,“雙碳”背景下,基金公司逐漸將ESG融入日常投資活動。比如,南方基金自建碳排放數據庫并融入ESG評級體系,精準追蹤上市公司的碳排放數據,并通過問卷、調研等形式研究公司碳排放情況,為投資組合的減排調整提供基礎。華夏基金則持續完善內部ESG分析流程,在對責任投資和公司治理的研究基礎上,積極與上市公司溝通交流,促進上市公司重視ESG,完善公司治理體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