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3 09:26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楊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陽光諾和發布公告,該公司的持股5%以上股東睿盈管理、睿盈投資、廣州正達、海達明德、匯普直方因自身資金需求擬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合計不超過160萬股,即不...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近日,陽光諾和(688621.SH)的大股東計劃減持160萬。自去年上市以來,該公司保持著較快的業績增長,但目前該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仿制藥相關的業務。
大股東減持
6月21日晚間,陽光諾和發布公告,該公司的持股5%以上股東睿盈管理、睿盈投資、廣州正達、海達明德、匯普直方因自身資金需求擬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合計不超過160萬股,即不超過該公司總股本的2%。
截止該公告披露日,海達明德持有該公司157萬股股票,占該公司總股本的1.9596%,睿盈投資持有該公司140萬股股票,占該公司總股本的1.7460%,廣州正達持有該公司134萬股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1.6707%,匯普直方持有該公司74萬股股票,占該公司總股本的0.9283%,睿盈管理持有該公司3.5萬股股票,占該公司總股本的0.0439%。
睿盈管理、睿盈投資、廣州正達、海達明德、匯普直方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該公司股份508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6.3485%。上述股份已于2022年6月21日起上市流通,均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取得股份。
年報顯示,陽光諾和是一家專業的藥物臨床前及臨床綜合研發服務CRO,為國內醫藥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全過程的一站式藥物研發服務,致力于協助國內醫藥制造企業加速實現進口替代和自主創新。2021年,該公司有56.6%的收入來自藥學研究服務,43.4%的收入來自臨床試驗及生物分析服務。
陽光諾和于2021年6月登陸科創板,當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4億元,同比增長42.12%;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和1.0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為45.81%、41.07%。
今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8億元,同比增長了54.49%;同期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3340萬元和3118萬元,同比分別增長了62.65%和54.97%。
在登陸科創板之前,陽光諾和的業績保持著高速增長,從2018年至2020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0.2億元、0.46億元和0.72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2129.67%、131.88%和55.93%。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陽關諾和的業務訂單不斷增加,豐富的在手訂單說明了該公司的研究服務能力受到認可,這也為該公司業績的快速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在仿制藥領域,該公司經驗豐富,已形成“藥學研究+臨床試驗+生物分析”的一體化服務能力;在創新藥方面,該公司不斷擴充臨床技術人才隊伍,積極向創新藥服務轉型,新建體內體外藥理和免疫研究相關技術平臺,拓寬優勢和特色適應癥服務領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高速增長的同時,陽光諾和的股價卻正在下降,從今年年初至6月22日收盤,該公司的股價下降了25%,同期所屬行業板塊下降了21.11%。
創新藥仍需努力
盡管陽光諾和在積極地向創新藥拓展,但目前該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仿制藥相關的業務。2021年,陽光諾和新簽訂單9.29億元,同比增長達76.42%,其中約3億元的訂單來自于創新藥相關服務合同,超6億元的訂單來自于仿制藥相關服務合同。
在該公司登陸科創板之前,從2018年至2020年,在藥學研究服務方面,該公司的仿制藥開發營收占比分別為32.7%、35.1%和49.7%,一致性評價營收占比分別為21.2%、19.4%和9.2%;在臨床試驗和生物分析服務方面,仿制藥開發營收占比分別為35.7%、30.1%和24.9%,一致性評價營收占比分別為2.6%、7.5%和8.8%,創新藥開發營收占比分別為7.7%、7.5%和6.9%。
由此可見,目前陽光諾和藥物藥學研究和臨床試驗等業務仍主要集中在仿制藥領域,創新藥領域收入占比較低,相比于行業龍頭企業,該公司的競爭能力存在不足。
2019年,陽光諾和實現營業收入2.34億元,在全面綜合型CRO中,同期藥明康德的營業收入為128.72億元、康龍化成的營業收入為37.57億元。在細分專業型CRO中,2019年,泰格醫藥的營業收入為28.03億元、昭衍新藥的營業收入為6.39億元、美迪西為4.49億元。
2020年和2021年,陽光諾和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3419萬元和4758萬元,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84%和9.64%。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