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4 15:31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業內人士指出,權益投資仍將是未來重要的資產配置方向。長期來看,策略日趨豐富的私募產品,將會為各類投資者帶來資產保值增值的機會。在行業有序發展的大趨勢下,行業內...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先抑后揚,波動幅度較大。證券私募行業呈現出諸多特點,如“多家百億私募業績翻車”“量化策略投資熱度回落”“CTA策略(商品交易顧問策略)表現相對突出”“新產品發行回暖且行業規模保持平穩”等。
業內人士指出,權益投資仍將是未來重要的資產配置方向。長期來看,策略日趨豐富的私募產品,將會為各類投資者帶來資產保值增值的機會。在行業有序發展的大趨勢下,行業內部的分化也會不斷延續。
步入業績低潮期
2022年上半年,A股市場出現階段性調整,私募產品業績總體走弱。其中,在過去幾年業績表現強勢的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則明顯遭遇階段性低潮。
朝陽永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3日,該機構監測到的逾22000只證券私募產品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為-6.60%。其中,14890只股票策略私募產品今年以來平均虧損9.81%,正收益產品占比為16.47%。此外,在該機構監測到的多策略、宏觀策略、股票策略等九類私募投資策略中,CTA策略、債券策略是“唯二”在上半年實現正收益的策略。CTA策略產品今年平均盈利3.68%,在九類策略中位列第一。
另一家第三方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該機構監測的15067只股票策略私募產品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為-10.96%,正收益產品的占比為14.30%。從證券私募全行業看,該機構監測的近2.4萬只證券私募產品,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率為-7.29%。
格上旗下金樟投資研究員邱鈺然分析稱,從上半年私募各策略表現來看,主觀股票多頭策略賺錢效應較差,其中部分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倉位、板塊配置的靈活配置產品跌幅相對較小。CTA策略產品拔得頭籌,主要得益于大宗商品的趨勢性上漲。
向日葵投資FOF研究總監尹田園進一步表示,正因為整個私募行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各類機構表現的穩定性不一,從而多個細分策略的業績出現“城頭變幻大王旗”的現象。
規模整體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股票私募業績表現欠佳的背景下,行業總規模仍大體保持穩定,雖然較2021年年末時微降,但較2021年年中時仍實現同比正增長。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6月末、2021年12月末、2022年5月末等三個時點,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總規模依次為4.87萬億元、6.12萬億元和5.79萬億元。業內人士表示,如不考慮A股行情調整因素帶來的影響,今年上半年證券私募行業的存續規模大體保持平穩。
進一步從發行端來看,前述第三方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受A股回調等因素影響,截至6月20日,證券私募全行業今年以來共計發行新產品16535只,較去年同期下降29.03%。其中,量化策略產品發行3326只,較去年同期下降34.35%。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今年以來由于超額收益率顯著下降,量化策略投資熱度出現明顯回落。
另一方面,隨著A股市場在4月末觸底回升,私募新產品的發行明顯轉暖。最新數據顯示,5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新備案1484只,占所有類型新備案私募基金數量的72.75%,新備案規模為134.88億元,比4月增長5.53%。
建議優化策略及管理人組合
展望下半年的證券私募投資,多位第三方機構人士從市場、行業變化方面給出了較為客觀的建議。
雪球副總裁夏凡表示,今年以來投資環境復雜,不少中型成長型私募,因為策略和投資風格更具獨特性,在上半年發展迅速,這也印證了策略的多樣性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作為渠道方,私募產品結構發生了從權益類產品為主向“全產品線”的轉變。對于下半年,夏凡建議,投資者可以繼續用相對長期視角思考自身的資產配置邏輯,明確長期收益目標、風險承受度和流動性需求,適度拉長投資期限以獲取更好的長期收益。另一方面,投資者也可以利用市場波動適當納入商品類資產,增加對“腰部”優秀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關注。
邱鈺然稱,從業績表現上來看,今年全年投資者需要降低對于私募產品的收益預期。從主題方向來看,專注于新興產業投資挖掘的成長型私募基金、擅長抓取大消費投資機會的私募基金等,可能在下半年會有更好的投資機會。此外,從大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下半年與股票市場相關性較低的CTA策略產品,預計也能夠相對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幅度。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