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 15:32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本松新材的四位創始人當中,有的出走、有的欠債,還有的存在財產分割現象。
PO前夕出走的、欠債的、分財產的,統統來了……
近期,杭州本松新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本松新材”)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創業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2543.18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IPO日報發現,本松新材擁有四位創始人,其中三位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
創始人的故事
據了解,本松新材成立于2009年,由陳國平、王秀麗、曾煥榮、楊輝出資設立。需要指出的是,陳國平、王秀麗、曾煥榮、楊輝為工商登記股東,均為別人代持,實際的股東分別為周永松、宋繼勝、王金廣和鄭景煦,上述4人均分別持有本松新材25%的股權。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周永松合計控制本松新材56.92%的表決權,為其實際控制人。
IPO日報注意到,歷經了13年的發展,本松新材的四位實際創始人,有三位似乎分別走了不同的道路。
先來看王金廣。
自本松新材成立至2020年12月的11年內,王金廣一直持有本松新材部分股權。而到了2020年12月,周永松分別將為王金廣、鄭景煦代持的本松新材股權中300萬股還原至兩人或兩人指定的第三方實際持有,剩余 252.5萬股由周永松按最近一輪外部投資者增資價格(即 7.14元/股)分別向兩人回購。
2021年5月,王金廣因個人發展考慮,將其控制的本松新材的股份全部對外轉讓。至此,王金廣正式退出了本松新材。
那么,為何在本松新材IPO前夕,作為實控人的王金廣要突然退出?
再來看看周永松。
上文提到,2020年10月,周永松分別回購王金廣、鄭景煦持有本松新材的股權,其合計向兩人支付的股權轉讓價款為3605.7萬元。為籌集上述款項,2021年4月周永松向老板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借款 2000 萬元,借款期限 6 年,借款利率 6.50%。 2021 年 5 月,周永松向其朋友詹秀梅、雷利成合計借入500萬元,借款期限為 3 年,借款利率 6.50%。
也就是說,周永松通過借錢來支付上訴回購價款。
對此,本松新材表示,如果上述渠道所得資金未及時、足額滿足還款資金需要,可能影響相關借款歸還的時間;若資金出借方未遵守相關約定,要求實際控制人提前償還借款而實際控制人無足額資金來源,實際控制人會面臨債務糾紛。
最后瞧瞧鄭景煦。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鄭景煦通過控制的盛瓴咨詢持有本松新材2.90% 股份(對應本松新材221萬股股份)。同時,鄭景煦父親鄭君寧、母親包雪娥、 女兒鄭璐璐三人通過至勤憬美間接持有本松新材 3.93%股份(對應本松新材30萬股股份)。
然而,鄭景煦關聯的股權存在離婚財產糾紛和遺產繼承糾紛。2020 年 1 月,鄭景煦前妻胡影向浙江省樂清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進一步分割婚姻存續期間的財產。 2021 年 6 月,胡影向浙江省樂清市人民法院變 更訴訟請求,增加了要求分割的財產,包括鄭景煦在婚姻存續期間所持本松新材股份的增值和分紅收益,以及送轉、增持增加的股份 353.50萬股。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該案件尚未判決。
需要指出的是,鄭景煦配偶楊輝于 2010 年去世,當時未進行遺產分配。 2021 年 9 月 24 日, 鄭景煦的女兒鄭璐璐、兒子鄭熹以及岳母周福蘭(下稱“原告”)在浙江省樂清市人民法院向鄭景煦和胡影(下稱“被告”)提起訴訟,認為二被告正在爭訟的所謂婚內共同財產,有大量屬于未分配給三原告的楊輝遺產,三名原告請求對這些遺產進行分配,兩名被告承擔償還責任。這些爭議的財產中包括了鄭景煦關聯的本松新材股權。
而截至股說明書簽署日,上述案件也尚未判決。也就是說,鄭景煦正在面臨財產分割。
綜合上述所述,在本松新材的四位創始人當中,有的出走、有的欠債,還有的存在財產分割現象。
業績依賴前五大客戶
據了解,本松新材的主營業務為改性工程塑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營產品為以改性聚酰胺( PA) 為主的改性工程塑料粒子。
2018年-2020年和2021年1-6月(下稱“報告期”),本松新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0421.87萬元、55673.74萬元、66729.56萬元、47424.34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760.97萬元、5454.04萬元、6773.11萬元、1941.55萬元。
可以看出,在上述時間段內,本松新材的業績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
而本松新材能實現上述的業績,主要是依賴公司的前五大客戶。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本松新材向前五大客戶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8721.81萬元、40931.57萬元、44032.29萬元、26295.61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76.8%、73.52%、65.99%、55.45%。本松新材每年至少有一半的收入是來自前五大客戶。
對此,本松新材表示,雖然公司與主要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并且報告期公司憑借深厚的研發實力、優異的產品和服務質量拓展了市場領域,但若未來公司不能持續擴展新的客戶,或者原有客戶發展戰略發生重大變化,對公司的采購減少, 將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除此之外,IPO日報還注意到,本松新材是一家主要以輕資產運營的公司。
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6月末,本松新材的流動資產分別為30808.44萬元、31670.78萬元、42563.03萬元、49690.83萬元,分別占當期資產總額的80.41%、81.35%、74.97%、70.67%。本松新材每年至少有7成的資產是流動資產。
此外,在本松新材的流動資產中,最重要的資產為應收賬款。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本松新材的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3090.44萬元、15600.27萬元、19469.16萬元、23497.42萬元,分別占當期流動資產總額的42.49%、49.26%、45.74%、47.29%。本松新材每年至少有4成的流動資產是應收賬款。
對此,本松新材表示,未來隨著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長,應收賬款還將會有一定幅度的增加。由于應收賬款總額較大,若未來客戶信用狀況發生變化,導致公司應收賬款無法及時收回,則會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現金流產生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本松新材在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上,一直弱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本松新材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4.55、3.65、3.59、2.08,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4.57、4.7、5.26、2.55。
在上述時間段內,本松新材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始終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