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5 10:09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新受理的一批科創企業中,上市公司子公司或兄弟公司頻頻亮相,為科創板“考場”增添了一抹亮色。
????????伴隨6月底一批科創企業集中“趕考”,科創板受理企業總數順利突破800家,進一步壯大了硬科技的上市“后備軍”。
????????6月29日至30日,上交所科創板“考生”集中放量,兩日累計39家公司申請科創板上市,科創板受理企業總數達到817家。上海證券報記者關注到,進入6月,科創板IPO迎來受理高峰期,單月累計受理83家公司,較5月暴增10.86倍。一方面,6月IPO受理高峰主要系“備考”企業招股書財務報表有效期將至,企業迫切需要掐點“趕考”;另一方面,科創板IPO熱潮背后也折射出新舊動能轉換下,各細分領域硬科技企業正在加速成長。
????????在新受理的一批科創企業中,上市公司子公司或兄弟公司頻頻亮相,為科創板“考場”增添了一抹亮色。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記者分析稱,上市公司加快送“子”科創板,主要有兩大動因:一是受惠于分拆政策,大量上市公司作為平臺所孵化的新技術新產業公司可以獨立上市了;二是科創板對硬科技的定位,使得率先進行新舊動能轉換、在硬科技領域和突破“卡脖子”領域有所成就的公司,有了一個專屬的資本市場平臺。
????????單月IPO受理量創年內新高
????????6月29日至30日,上交所集中受理了昆侖太科(北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39家公司的科創板上市申請。至此,科創板受理企業總數突破800家。據統計,6月科創板受理企業累計達到83家,今年1至5月受理企業總數為20家,6月單月受理量較前5個月總數增長超過3倍,創下年內科創板IPO受理數量新高。
????????從細分行業來看,新受理的39家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和新能源四大科創主題行業仍是主要“生源地”,分別為20家、7家、5家、4家公司;新材料、節能環保和其他領域公司各1家。
????????從企業背景來看,近期央企、國企“考生”逐漸成為科創板的常客,這批企業均扎根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的關鍵技術領域,硬科技實力不容小覷。如果這批硬核企業能夠陸續上市,科創板的硬科技底色將進一步增強。
????????6月30日,昆侖太科(北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昆侖太科”)現身科創板“考場”。該公司專注于國家信息基礎設施領域相關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致力于關系國家戰略安全的核心領域,以及金融等關系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提供自主的昆侖固件系列產品和以應用軟件第三方測評為主導的信息系統質量保障服務。公司產品已被同方股份、浪潮集團、航天科工、中國電子、中國電科、華為等整機廠商和主板廠商廣泛采用。昆侖太科擁有研發和技術人員352人,占員工總人數的88.89%。國務院國資委旗下中電太極(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0%的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西高院”)主營業務為提供電氣領域檢驗檢測服務與其他技術服務,公司曾多次承擔國家863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和國家智能制造專項項目。中國西電直接持有西高院59.25%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國務院國資委系公司實際控制人。
????????四川華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豐科技”)背后實控人則是綿陽市國資委。華豐科技長期承擔國家重點裝備和重點工程電接插元件科研和生產任務,為神舟系列飛船、天宮一號、二號等重大項目提供配套。
????????事實上,央企、國企扎堆“趕考”科創板的背后離不開政策支持。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日前表示,當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經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必須鎖定重點任務,推動科技創新不斷取得新成果。要支持鼓勵國有科技型企業上市,協調解決各類難題,推動央地之間創新交流,既搭好平臺,又鋪平道路。
????????上市公司加速送“子”科創板
????????在此輪IPO受理高峰中,上市公司送“子”科創板的速度進一步加快。記者注意到,僅6月最后兩天,就有4家上市公司將子公司送進科創板“考場”。
????????6月29日,中國軟件將持股25.21%的子公司武漢達夢數據庫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達夢數據”)送至科創板。據悉,達夢數據是國內領先的數據庫產品開發服務商,是國內數據庫基礎軟件產業發展的關鍵推動者,本次擬募集資金23.51億元。
????????同日“趕考”的北京朗視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朗視儀器”),是一家提供先進醫學影像產品及服務的高科技公司。從股權結構來看,同方威視持有朗視儀器22.68%的股份,為公司第一大機構股東。而同方威視則是上市公司同方股份旗下公司。
????????此外,還有不少上市公司深度參股力挺產業鏈“小伙伴”沖刺科創板。紹興中芯集成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芯集成”)是國內領先的特色工藝晶圓代工企業,此次IPO擬募資125億元。從股東榜可以發現,上市公司中芯國際旗下中芯控股持有中芯集成19.57%的股份,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比亞迪、大唐電信子公司分別持有成都銳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銳成芯微”)2.27%、4.88%的股份。根據IPnest報告,銳成芯微是中國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二十一的半導體IP供應商。
????????上市公司加快送“子”科創板傳遞了什么信號?王驥躍向記者表示,在對科創屬性的要求不斷提高后,科創板上市公司家數的持續增長,說明我國在硬科技領域的優秀公司越來越多,這得益于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成果。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推動相關子公司上市,既可讓新產品新技術板塊的價值得到體現,也能激勵這個板塊的核心團隊。”在王驥躍看來,上市公司是各行各業的龍頭公司,未來資本運作的主體是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就充分體現了上市公司作為孵化器的作用。
????????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共計431家,其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三大先導產業分別為61家、93家與97家。上市公司高度集中于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