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7 09:34 | 來源:中證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至7月4日,市場上有1603只基金規模均不足5000萬元,其中337只基金規模甚至不到1000萬元。
????????近日,諾安基金知名基金經理蔡嵩松接手了一只規模僅有201.11萬元的“迷你基金”。
????????目前市場上的“迷你基金”不在少數,Wind數據顯示,有超過1600只基金的規模均不足5000萬元。除了調整基金經理,基金公司還用轉型、清盤等方式處理“迷你基金”。公募人士提醒投資者,盡管一些“迷你基金”短期業績靚麗,但要注意凈值波動幅度較大、可能面臨清盤等風險。
????????調整基金經理
????????諾安基金日前發布公告稱,因工作調整,蔡嵩松擔任諾安優化配置的基金經理,原基金經理吳博俊仍擔任諾安進取回報基金及諾安利鑫基金的基金經理。
????????2022年一季報顯示,諾安優化配置一季度末的基金份額為143.82萬份,基金資產凈值為201.11萬元,是一只不折不扣的“迷你基金”。作為諾安基金的知名基金經理,蔡嵩松目前管理基金的資產總規模約為284億元。
????????針對蔡嵩松此次接手“迷你基金”,有分析人士表示:“頂流基金經理接手‘迷你基金’,可能主要是為了做大基金規模。行業中,有不少基金經理將‘迷你基金’做大的案例。”
????????實現“逆襲”的例子確實不少。例如,前海開源基金的崔宸龍于2020年7月20日接手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基金,該基金在當年二季度末的規模只有0.13億元,2020年年底的規模增長至4.84億元。2021年年底,這只基金的規模增至258.16億元。另外,廣發多因子基金2019年年底的規模為1.38億元,2020年年底微降至1.24億元。到了2021年年底,該基金規模飆升至233.3億元,其中的重要“變量”是,2021年7月2日楊冬出任該基金的基金經理,與唐曉斌共同管理該基金。
????????“保殼”招數頻出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4日,市場上有1603只基金規模均不足5000萬元,其中337只基金規模甚至不到1000萬元。
????????“不少‘迷你基金’不會立刻清盤,因為有‘殼’價值。有資金需求的時候,‘殼基金’馬上可以用上,相比再去申報新基金省時省力很多。”有基金公司機構業務部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換帥”只是“迷你基金”起死回生的一種辦法,公募基金行業還有其他“保殼”招數。其中,基金轉型也是基金公司“保殼”的常用方法,一些基金在轉型后取得了規模和業績的雙增長。近年來,還有基金公司嘗試用基金合并的方法來解決單只基金規模過小的問題。
????????不過,部分基金公司更傾向于選擇清盤方式處理旗下“迷你基金”,如一些投資主題長期不在風口上的基金。近年來,基金清盤速度加快。據Wind統計,截至7月5日,今年以來已經有95只基金清盤。2021年和2020年,分別有254只基金和173只基金清盤。
????????投資“迷你基金”需謹慎
????????雖然面臨“保殼”或清盤的壓力,但一些“迷你基金”業績較好。在今年收益率排名靠前的基金中,多只基金規模較小。
????????對于“迷你基金”取得較好業績的原因,有公募人士分析指出,規模較小的基金投資小市值個股較靈活,不用擔心大額資金進出影響持倉,個股調整過程中也不需要過多考慮流動性和沖擊成本因素,產品管理能更好體現投資思路。同時,規模小的基金還能更好地享受到“打新”紅利。
????????上述分析人士也表示,一些規模較小的基金可能持倉相對集中,在取得較高收益的同時,凈值波動幅度較大。此外,“迷你基金”可能存在規模過小導致產品清盤的風險,建議投資者在投資此類基金時慎重選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