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2 11:0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萬基”時代的到來標志著基金行業站上了一個新高度,但對于投資者來說,意味著選基難度大幅提升。
業內人士觀察到,基金投顧業務在資源投入、體系搭建、從業人員、投資者教育及運營方式等方面存在五大痛點,制約著行業進一步發展??梢灶A見的是,在眾多機構中,誰率先破除桎梏,誰就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享受頭部紅利。
公募基金行業又迎來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基金產品數量超過萬只,總規模再度突破26萬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萬基”時代的到來既標志著行業站上了一個新高度,也為基金投顧開辟了一片萬億元級別的藍海。
和海外市場百萬億美元的投顧規模相比,2019年剛剛起步的我國基金投顧業務潛力巨大。在各類機構展業過程中,業內人士觀察到,基金投顧業務在資源投入、體系搭建、從業人員、投資者教育及運營方式等方面存在五大痛點,制約著行業進一步發展??梢灶A見的是,在眾多機構中,誰率先破除桎梏,誰就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享受頭部紅利。
步入黃金發展期
“萬基”時代的到來標志著基金行業站上了一個新高度,但對于投資者來說,意味著選基難度大幅提升。伴隨基金數量的增多,投資者的痛點不斷顯現:對渠道信任度較低、產品選擇困難、服務形式單一、沒有長期規劃、缺乏定制化服務等。和以往相比,“擇一基以終老”越來越難以實現。在這種情況下,以客戶價值為核心,旨在破解“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痛點的基金投顧業務,其現實意義愈來愈強,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統計數據顯示,于2019年10月啟動試點的基金投顧業務,經過2年多的發展,截至2022年6月底,共有60家機構獲得試點資格,其中43家已展業,分為基金及基金子公司、券商、第三方投顧平臺三大類型。截至2021年底,基金投顧試點機構服務客戶約367萬人,服務資產約980億元。
和海外成熟市場相比,我國的基金投顧業務仍處于起步期。截至2021年底,美國投顧行業管理資產規模達128.4萬億美元,全委托型資產規模合計117.4萬億美元,占投顧公司管理總資產的91.5%,非委托管理資產11.0萬億美元,僅占8.5%。目前我國公募基金規模已達26萬億元,若以此計算,可帶動的基金投顧規模在萬億元以上。
把理解投資者需求放在最重要位置
雖然面向的是一片藍海,但隨著基金投顧業務的推進,一些現實問題浮出水面,對投顧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形成制約。
平安證券研報認為,當前基金投顧業務的發展面臨五大痛點:資源投入方面,短時間內收支難以平衡,后續發展需要試點機構管理層的耐心和決心;體系搭建方面,仍處于由賣方銷售模式向買方投顧業務轉型的階段,業務邏輯尚未完成轉變,重投輕顧,買方投顧體系尚未完善;從業人員方面,業務轉型對投顧人員能力的要求提高了,但合格的人才稀缺,系統化的人力資源培育體系尚未完善;投教方面,投資者教育滯后,買方投顧概念尚未被投資者完全接受,投資思維及習慣的轉變仍需一段時間,同時追漲殺跌等不理性投資行為仍然存在;運營模式方面,場景化是衡量投資組合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標,而試點機構普遍缺乏基于客戶生命周期下標志性事件的多場景建設。
為此,平安證券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未來試點機構之間的競爭應聚焦基金投研能力和大類資產配置能力,投資端需加大相關能力建設。第二,買方投顧模式的落地不在于策略的構建,而在于“顧”端模式的改變,可探索去中心化的投顧模式。第三,補齊短板,在“顧”端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買方投顧體系。
不少頭部機構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嘉實財富總經理陶榮輝表示,嘉實財富始終把“理解客戶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來思考,以“增值、生息、保險保障”來劃分客戶的需求框架,并以“投顧閉環”的思路打造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將基金產品作為工具,服務于客戶回報。在前期市場大幅下跌的過程中,嘉實財富保持冷靜客觀,采取多種方式觸達客戶,帶領客戶在優質基金產品上低位布局,定投補倉,越跌越買,攤低了總體持倉成本,在隨后的反彈過程中,客戶收獲了良好的回報。
“產品是工具,客戶回報才是目的。再豐富的基金產品,再高的累計凈值,如果不結合客戶所需,不落地為實實在在的客戶回報體驗,投資者最終也會用腳投票,選擇離開。”陶榮輝總結道。
在模式創新方面,以廣發基金為例,公司于2021年底推出了“超級定投家”基金投顧定投組合策略。該策略打破了傳統投顧組合模式,根據市場情況,結合投資團隊對宏觀、基本面、估值等的研判,動態調整投入金額和基金品種。“超級定投家”采用雙周定投的頻率,動態調整每期投入金額,力爭通過智能的定投方式攤薄投資成本、熨平市場波動,幫助投資者獲取更好的長期回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