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2 09:04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具體來看,9月的乘用車市場具備兩大亮點。一是高端車型銷量繼續走高,二是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攀升,幾乎與外資品牌及合資品牌平分秋色。...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拉動下,9月的汽車市場重現“旺季”的態勢。10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公布最新數據,數據顯示,9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7.2萬輛和261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1.5%和9.5%,同比分別增長28.1%和25.7%。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在傳統的汽車黃金消費季,車輛購置稅減征政策的持續發力,對車市的提振效果明顯。
展望第四季度,中汽協預計汽車產銷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以及汽車出口延續良好發展勢頭,全年汽車市場將實現穩增長目標。
不過,結合目前產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中汽協判斷目前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仍不牢固,還需加力鞏固,汽車市場也需要政策持續提振,呼吁購置稅減半等相關政策可以在2023年繼續延續,以確保汽車行業平穩發展。
在此之前,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公告,明確對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延續至2023年底。
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攀升
9月,乘用車銷量回暖速度顯著。數據顯示,9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40.9萬輛和233.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2.7%。其中,傳統燃油車國內銷量145.3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超過15.8萬輛,環比增長11%,同比增長12.2%。中汽協方面分析稱,傳統燃油乘用車銷量的拉升,主要得益于購置稅減半政策的作用。
具體來看,9月的乘用車市場具備兩大亮點。一是高端車型銷量繼續走高,二是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攀升,幾乎與外資品牌及合資品牌平分秋色。
數據顯示,9月,國內生產的高端品牌乘用車銷量完成38.3萬輛,同比增長48.5%。高端品牌汽車市場持續增長,單月增速超過乘用車市場,體現出汽車消費升級的現實情況。
同時,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繼續上升。數據顯示,9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116.6萬輛,同比增長40.8%;市場份額達到50%,上升2.9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在國內市場,中國汽車品牌已可以與跨國品牌及合資品牌“二分天下”。
據悉,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816.3萬輛,同比增長26.6%,市場份額達到48.1%,上升4.7個百分點。
汽車出口勢頭漸強
中國汽車品牌銷量的走強不僅體現在國內市場,今年以來,比亞迪、蔚來、上汽、小鵬汽車等多家中國汽車品牌加速了在海外市場布局的步伐。
數據顯示,9月,汽車企業出口30.1萬輛,環比下降2.6%,同比增長73.9%。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5萬輛,環比下降40.3%,同比增長超過1倍。
具體到企業端,9月,在整車出口的前十位企業中,上汽的出口量最多,出口量達9.9萬輛,同比增長54.3%,占總出口量的33%。但與上年同期相比,比亞迪出口增速最為顯著,出口量達0.8萬輛,同比增長達到4.6倍。
實際上,上述兩家車企也是今年出海動作最為突出的中國汽車企業。今年9月,上汽名爵舉行了“萬輛赴歐”發運儀式,一萬輛MG MULAN車型從上海海通碼頭裝船起運,出口歐洲市場。按照規劃,MG MULAN將于2022年第四季度搶灘歐洲市場,并計劃2023年進入澳新、中東、墨西哥、南美等國家和地區。
不久前,比亞迪元PLUS、漢、唐三款車型在歐洲市場開啟預售,將于今年法國巴黎車展期間正式上市。據悉,繼挪威、丹麥、瑞典、荷蘭、比利時、德國市場之后,今年年底前,比亞迪還將進一步開拓法國和英國市場。
動力電池出口量同步提速
中國車企加速出海的同時,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也在同步走出國門,輻射至全球市場。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我國動力電池出口量達到6.86GWh,其中三元電池出口量4.6GWh,磷酸鐵鋰電池出口量2.2GWh。
1-9月,我國動力電池出口量共計90.6GWh,其中三元電池出口量26.6GWh,磷酸鐵鋰電池出口量63.8GWh。
陳士華表示,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的完善,讓我們的出口產品更有保證。
同時,從電池企業的角度來看,發力海外市場也是動力電池企業除拓展儲能等業務外的最佳選擇,歐美地區的新能源車市場也有足夠的容量應用出海的動力電池。
目前,寧德時代、蜂巢能源等動力電池企業均選擇了在歐洲建廠。業內人士判斷,這不僅利好于動力電池企業自身的業務拓展,也更利于出海的新能源車企實現本土化的配套。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