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8 11:00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不是創維做得不好,而是市場環境變化太快。當初創維希望拆分10家上市公司的愿景,或因外部環境而蒙上一層陰影。去年三月,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向外界表......
【藍科技觀察】不是創維做得不好,而是市場環境變化太快。當初創維希望拆分10家上市公司的愿景,或因外部環境而蒙上一層陰影。
去年三月,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向外界表示:“創維計劃利用資本市場的開放性尋求發展,未來可能拆分10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目標百億規模。”
就在這之后的第四個月,創維集團正式宣布拆分創維電器,并于去年年底正式沖擊創業板,不過進展并未如黃宏生所愿。由于種種原因,創維電器的定位、分拆和毛利率等問題多次遭問詢,其在深交所創業板的IPO被終止。
不知曾放出豪言的黃宏生,看見創維電器撤回IPO的消息,其分拆10家上市公司的想法有沒有動搖過?
跨界遭質疑創維陷入多元化陷阱
在中國眾多家電品牌中,創維也是家喻戶曉的電視品牌之一。這個成立于1988年的家電企業,迄今為止已經有32年的發展歷史。
起家于單一的彩電產品,創維在中國電視行業曾有著特殊的歷史地位。當時坊間用“南創維北海信”描述當年中國兩個最大電視機廠商的強盛景象。
不過,進入21世紀以來,在國市場和國外市場上,創維始終沒能超越海信。
2013年,由于智能手機的興起與普及,消費者觀看方式從電視端轉移到移動端,彩電出貨量逐步下降,與此同時,創維押注OLED技術,對其他技術關注甚少。
由于創維專注OLED技術,但無法短期內實現量產。與此同時,其他新型顯示技術卻在快速落地,搶占了一部分市場份額,出現了能夠以更廉價的價格可以實現OLED顯示效果的產品,導致創維OLED技術優勢逐漸消失。
為了應對傳統彩電行業生存危機,創維積極轉型,開始向冰箱、洗衣機、空調、數字機頂盒、廚房電器等領域擴展,近年來甚至沖出家電圈,進軍光伏、汽車等熱門賽道。
2018年,創維在其30周年慶上提出了“一二三四”戰略,作為未來五年轉型升級的總戰略,所計劃發展的業務包括:智能電視、智能空調、智能洗衣機、智能廚房電器和智能冰箱,酷開系統的互聯網增值服務、光伏業務、家庭接入系統、智能制造、汽車電子系統及其他電子產品,以及家電保養維修、大物流服務業、對外貿易、建設發展、融資租賃、園區物業經營等在內的現代服務業業務。
光伏方面,2020年1月,創維宣布成立深圳創維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進軍光伏行業。
按照創維規劃,早期將分布式光伏作為開端,因為分布式光伏同屬于零售業務,并貼近終端下沉市場。然而,在白電業務尚不能真正打開局面的情況下,創維對光伏業務布局似乎跨度太大,后期業務協同性也廣受質疑。
此外,戶用光伏產品雖然具有消費屬性,但光伏行業本質上是一個重資產行業,產業鏈上游占據著行業絕大部分利潤。作為一個行業后入者,創維光伏業務12%左右的毛利率,恐怕很難為其真正貢獻多少利潤。
造車方面,2021年,黃宏生曾表示創維汽車將憑借700億元的投資,實現3000億元市值,成為世界十強汽車品牌。但根據乘聯會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創維汽車累計銷量為4088輛,年銷量不及“蔚小理”這些造車新勢力的月銷量高。
2022年1月至7月,創維汽車平均月銷量不足1200輛,按照目前的表現,創維也很難在2022年實現3萬輛全年銷量目標。
而在造車賣點上,創維沒有將自動駕駛、智能座艙、三電系統作為賣點,而是將“保健”作為賣點。
造車本就是高投入的行業,小米自動駕駛項目光是在第一期研發階段就已經投入了33億元,組建專屬團隊規模超過500人,創維作為彩電企業跨界造車,能否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取得成績值得懷疑。
創維集團千億營收目標雖然急迫,但盲目的多元化布局似乎并不可取。
彩電行業面臨Mini LED挑戰白電發展難入局
再將目光聚集到創維的老本行——彩電行業。
雖然創維在向多個領域跨界來拓展業務,但彩電依然在創維集團的業務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近年來,針對國內電視行業存量競爭格局,創維不斷調整策略,逐漸把重心轉移至OLED高端電視產品,實現了平均銷售單價的不斷提升,銷售額維持增長趨勢。
作為中國OLED電視市場最早的入局者之一,創維從2013年至今九年間一共發布了16代23個系列38款OLED電視產品。
奧維AVC統計的2021年1月至6月OLED市場零售量顯示,創維市場占有率達41.6%,同比上升4.4個百分點,進一步鞏固了在OLED領域的競爭優勢。
但值得注意的是,Mini LED背光電視大熱,讓創維的彩電業務承壓。
從技術上看,Mini LED把原來LCD一整塊背光層換成密集的獨立微型LED芯片,可以局部控光,實現了不遜色于OLED屏的高對比度、高亮度和高分辨率,能大幅提升彩電產品的畫質以及色彩品質,并兼顧耐用性優點。而OLED技術目前仍面臨面板供應和成本壓力,“燒屏”問題也尚未徹底解決。
據奧維AVC預測,2021年Mini LED電視全球出貨預計達到400萬臺,較上一年30余萬臺的規模呈指數級增長。2025年,全球Mini LED電視將突破3500萬臺,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2%。從趨勢上看,Mini LED的大熱將對OLED陣營造成威脅。
雖然創維也在今年2月正式推出了款Mini LED電視,但生產數量不多,尚未顯現出創維對Mini LED技術投入的決心。
在白電的發展上,2021年,創維電器在冰箱和洗衣機的收入分別為16.53億元和17.26億元,同一時期海爾的這兩項收入達到715.7億元和547.59億元,而海爾在冰箱和洗衣機的市場份額不超過30%,這意味著,創維電器在冰箱和洗衣機領域的市場份額可能只占1%左右,市占率十分有限。
出海方式難以復制未來全球化路難走
創維從未停止全球化的目標,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幾年前并購德國METZ(美茲)電視甚至達不到當初的預期。和海信、TCL彩電的全球化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以電視為例,創維彩電的全球化,自有品牌占比和海信以及TCL相比差距較大,而OEM占比較高,這對創維的溢價能力和打造自有品牌是非常不利的。
在全球化的途中,創維一直在努力。去年歐洲杯前創維電視即官宣成為尤文圖斯的官方合作伙伴,通過這個頂級的體育IP聚攏了一大批體育愛好者,增加了創維電視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此外,在歐洲杯期間,創維電視聯合咪咕視頻進行賽事轉播,通過抖音平臺開展“創維夏日足球大賽”活動,迅速占據流量高地,吸引了年輕消費者。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出海的方式都是建立在疫情之下球迷無法親臨現場,對海外消費者的影響有限,更多的還是對國內消費者在歐洲杯期間產生的一些影響。
眼下的創維,困難似乎比以往更多。一方面是彩電市場的壓力。原本創維穩居第二,但今年TCL高歌猛進,大有將創維擠出第二的趨勢,所以創維要拼命死守這道防線。
在白電方面,創維一直在努力,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不足,仍然集中在海爾、美的、格力和海信等頭部品牌。
除此以外,造車、物流等業務,暫時都不能成為創維集團盈利的加分項,不太可能成為可持續盈利的賣點。
針對創維當前存在的問題,如果沒有很好地解題方法,如果外部環境沒有明顯地好轉,恐怕創維要孵化10家上市公司的目標或漸行漸遠。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