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7 09:49 | 來源:環球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還披露,自2000年成立至2001年航天環宇大量資金用于股票二級市場投資,經營資金嚴重不足,公司無技術無產品,員工不足10人,面臨持續虧損的困境。后因環宇有限日常經...
湖南航天環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航空航天領域相關產品的研發與制造,已成為航天科技、中航工業等企業核心供應商,目前該公司正在申請上市。
根據招股書披露,2000年1月航天環宇由北京宇通、湖南航天連同多名自然人共同出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當時上市公司航天電子(當時股票簡稱為“火箭股份”)的子公司北京宇通是航天環宇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6.64%,此后在2001年4月北京宇通受讓了航天環宇其他股份大部分股份,持股比例升至96.55%。2002年7月,北京宇通將所持股份出讓給武漢電纜、李完小等,一個月之后也即2002年8月,武漢電纜將所持航天環宇全部股份出讓給李完小等自然人,李完小成為航天環宇持股60%的控股股東。另據招股書披露,針對武漢電纜向李完小等自然人出讓航天環宇股權的事項,直到2007年6月8日才在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補辦了此次股權轉讓及股東變更,這相比上述股權轉讓發生時已經過去了近五年。
招股書還披露,自2000年成立至2001年航天環宇大量資金用于股票二級市場投資,經營資金嚴重不足,公司無技術無產品,員工不足10人,面臨持續虧損的困境。后因環宇有限日常經營沒有得到實質性改善,公司處于持續虧損狀態,為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武漢電纜決定將其持有的航天環宇股權出讓給李完小等自然人。
從時間點來看,北京宇通在2002年7月對外出讓航天環宇股權,這也就意味著在此之前航天環宇是北京宇通的控股子公司,進而是上市公司火箭股份的控股孫公司,應當被納入合并范圍。航天環宇在招股書中披露,該公司在2000年的投資收益為-74.37萬元,截止到2001年7月的短期投資余額為357.81萬元。但是經查閱火箭股份披露的2000年和2001年年報,2000年利潤表中投資收益科目金額為零,2000年和2001年末短期投資客戶余額也為零,也即當時火箭股份的財務報表中并未包含航天環宇的財務數據。
另據公開信息顯示,航天環宇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李完小此前于2001年5月至2002年7月擔任長征火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2001年5月開始擔任航天環宇董事兼總經理,也即在2001年5月至2002年7月期間,李完小同時兼任著火箭股份的高管職務和航天環宇的總經理職務,此后從火箭股份離職、專注于經營航天環宇。
但據長沙市總工會收錄的《勞模風采| 李完小:攻堅克難填補技術空白》的報道,其中提到“2002年是環宇科技的創辦之年。公司籌建時所需要的資金,全是靠李完小向身邊親朋好友、同學借貸,才勉強渡過難關。”也即針對航天環宇的創辦年份,上市報道與公司本次上市公開信息披露存在差異。
在上述報道中還提到:“某型號任務的Ka天線最早是從國外引進,但2003年突然引進不了,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來進行研制”。在這一環境下,剛成立不久的環宇科技果斷接下了這項攻堅克難的任務試制。
但據招股書第119頁披露,航天環宇成立之初未經營實質性業務,李完小等自然人收購公司后,進行業務定位與轉型,并組建了新的經營團隊,逐步進入宇航微波天線制造領域,2007年起成為航天科技下屬衛星有效載荷總體單位的合格供應商,開始承擔多型號衛星天線微波器件研制任務。在2007年才成為航天科技合格供應商、并開始承擔研制任務之前,航天環宇是否在2003年“剛成立不久”便開始了實際從事Ka天線的研制任務?對此航天環宇并未接受記者采訪。
此外,殷瓦合金(INVAR鋼板)是一種尺寸受溫度變化影響很小的鐵鎳合金,廣泛應用于各類精密儀器設備生產中,同時也是航天環宇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招股書披露公司的殷瓦合金主要從“沈陽奧航科技有限公司”處采購,公開信息顯示,該供應商注冊成立于2017年7月,截止到2021年末實繳資本為零、員工社保繳納人數為2人,唯一股東為自然人劉暢,此人沒有其他投資及高管任職記錄。針對與該供應商的簽訂合同信息,航天環宇在招股書中披露在2019年5月和2020年2月都有與該供應商簽訂INVAR鋼板采購合同,涉及金額也與這兩各年度向該供應商采購金額大體相符;但是在2021年航天環宇向該供應商采購921.25萬元INVAR鋼板的背景下,卻并沒有金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采購合同與之對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