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3 09:05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李炳瑤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注意到,新納科技的核心產品二氧化硅的毛利率在下降,與該公司處于同一控股股東控制下的兄弟公司曾因信息披露違規而被交易所出具警示函。此外,近幾年來隨著業...
《電鰻財經》文 / 李炳瑤
2月3日,浙江新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納科技)深交所主板IPO更新了招股說明書。新納科技是一家主要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二氧化硅、電子陶瓷等。
《電鰻財經》注意到,新納科技的核心產品二氧化硅的毛利率在下降,與該公司處于同一控股股東控制下的兄弟公司曾因信息披露違規而被交易所出具警示函。此外,近幾年來隨著業績的持續攀升,該公司的應收賬款和存貨的賬面價值也在持續上升。
核心產品毛利率持續下降
招股書顯示,從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1-6月份(以下簡稱報告期),新納科技二氧化硅毛利率分別為31.95%、26.37%、20.95%和17.77%,電子陶瓷毛利率分別為33.54%、32.37%、36.41和33.92%,剔除運輸裝卸費因素影響后,二氧化硅毛利率分別為31.95%、32.18%、26.28%和22.51%,電子陶瓷的毛利率分別為33.54%、33.91%、37.58%和34.90%。
新納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二氧化硅2021年毛利率下降主要系純堿、硫酸等原材料價格上升幅度較大所致。
事實上,二氧化硅是該公司的核心產品,2021年,新納科技有75.08%的收入來自二氧化硅,19.03%的收入來自電子陶瓷,4.78%的收入來自橡膠材料及制品,1.11%的收入來自纖維增強復合材料。
招股書顯示,新納科技的主營產品包括二氧化硅、電子陶瓷、橡膠材料及制品、玄武巖纖維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其中二氧化硅和電子陶瓷業務是公司的主要業務,兩者收入合計超過85%,玄武巖纖維、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以及橡膠材料及制品等業務收入相對較小。
報告期內,新納科技二氧化硅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76.56%、70.54%、75.08%和75.94%,該公司二氧化硅主要為制鞋用、輪胎用以及硅橡膠用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的毛利率的下降伴隨著來自該產品收入的下降。2020年,新納科技二氧化硅收入較2019年略有下降,主要系產品單價下降,導致收入總額下降。2021年,該公司二氧化硅收入較2020年增長17670.41萬元,主要系二氧化硅單價回升同時產銷量增長所致。但公司的毛利率并沒有隨著提升。
報告期內,新納科技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3483.57萬元、3938.67萬元、4899.34萬元和2,328.70萬元,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3%、4.8%、4.86%和4.43%。也就是說,報告期內,新納科技的研發投入占比沒超過5%。
同一控股股東下的兄弟公司曾因信披違規而被出具警示函
招股書顯示,橫店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橫店集團)是新納科技的控股股東。橫店集團也是另一家上市公司英洛華(000795.SZ)的控股股東,持有英洛華39.48%的股權。
作為新納科技的兄弟公司,英洛華及相關人員曾在2021年12月份被證監會浙江監管局出具警示函。
證監會浙江監管局網站日前公布的《關于對英洛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人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顯示,經浙江證監局現場檢查,英洛華存在以下問題:
一、對外擔保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2021年6月9日,英洛華與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陽市支行簽署《最高額保證合同》,為子公司浙江橫店英洛華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債權進行擔保,擔保的最高額為3300萬元。公司未及時對該事項進行披露,也未在2021年半年報中披露。
2021年4月1日,英洛華與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陽支行簽署《保證合同》,為子公司浙江英洛華康復器材有限公3000萬元本金及利息提供擔保。2021年4月12日,英洛華與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陽支行簽署《保證合同》,為子公司浙江英洛華康復器材有限公司2000萬元本金及利息提供擔保。公司未對前述擔保及時進行信息披露,也未在2021年半年報中披露,直至2021年10月27日在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中進行披露。2021年1月27日,英洛華與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陽支行簽署《最高額保證合同》,為孫公司浙江東陽東磁稀土有限公司提供擔保,擔保的最高限額為5000萬元,公司未在2021年半年報中完整披露。
二、募集資金使用和管理不規范。2018年12月29日,英洛華子公司浙江聯宜電機有限公司與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陽支行簽署《中國銀行人民幣單位存款中銀一戶通產品協議》。將募集資金賬戶簽約為一戶通主賬戶,并于同日進行大額存單申購,金額為8500萬元,約定時間為3年,公司未履行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公司募集資金理財到期后未及時從一般戶劃轉至募集資金專戶,且使用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補充流動資金時支出審批程序不規范。
關聯交易情況披露不準確。英洛華在2021年3月13日《關于公司2021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的公告》“(四)上一年度日常關聯交易實際發生情況”中披露2020年關聯交易發生額為2.69億元,與2020年年度報告披露的關聯交易實際發生額3.29億元不一致。此外,英洛華存在用印審批、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財務管理不規范等情形。
浙江證監局判定,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40號)第二條、第三條、第三十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82號)第三條、第四條和第二十二條,《關于規范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行為的通知》(證監發2005120號)第一條,《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管要求》第七條,《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第三條的有關規定。
時任董事長許曉華、時任總經理姚湘盛、時任財務總監方建武、董秘錢英紅對募集資金事項負主要責任,時任董事長厲寶平、總經理魏中華、董秘錢英紅對對外擔保、關聯交易披露事項負主要責任。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40號)第五十八條、第五十九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82號)第五十一條、五十二條的有關規定,浙江證監局決定對公司、許曉華、厲寶平、姚湘盛、魏中華、方建武、錢英紅分別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應收賬款和存貨占比持續攀升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新納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78629.74萬元、82094.06萬元、100.717.25萬元和52,547.87萬元,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231.42萬元、7608.19萬元、10192.36萬元和4,743.19萬元。
隨著業績的提升,該公司的應收賬款和存貨賬面價值也在攀升。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新納科技的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20212.05萬元、19199.85 萬元、23706.26萬元和238750.03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5.73%、34.28%、41.67%和38.9%。 該公司表示,未來隨著公司規模的快速增長,若主要客戶經營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公司將面臨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
此外,報告期各期末,新納科技的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9992.14萬元、8187.88萬元、12204.69萬元和13175.37萬元,存貨跌價準備余額分別為874.25萬元、434.50萬元、355.44萬元和334.22萬元。新納科技表示,該公司存貨跌價計提金額較大,若主要產品價格下跌,下游市場需求下降,公司將面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風險。
對于上述問題,《電鰻財經》向新納科技發去了求證函,但在發稿之前未收到該公司的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