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 10:48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監管部門加強對違規私募機構的管理和處罰,行業“扶優限劣”進一步升級。?據中基協官網數據統計,截至5月12日記者發稿,今年以來,已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達764家。其...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官網信息顯示,5月11日至12日,9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因12個月無在管基金被注銷管理人登記。此前,中基協官網只有“主動注銷”“依公告注銷”“協會注銷”3種注銷類型的公示數據,“12個月無在管注銷”為新增注銷類型。
根據去年施行的《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第五項,以及《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第七十六條第二項,私募基金管理人出現“登記之日起12個月內未備案首只私募基金”或“登記后12個月內未備案自主發行的私募基金,或者備案的私募基金全部清算后12個月內未備案新的私募基金”的情形時,中基協將注銷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并予以公示。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許瀚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述注銷情況此前公示為‘協會注銷’,現進一步明確為‘12個月無在管注銷’,有助于進一步細化注銷類型。細分后有利于公眾識別基金管理人被注銷的具體原因。”
許瀚認為,增加注銷類型是為引導私募基金管理人積極展業或及時注銷(如無展業需求),繼而進一步促進私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華商律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齊夢林看來,新增注銷類型,釋放了私募基金監管持續趨嚴的信號,對促進行業合規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從源頭出清不合格的機構,可以進一步凈化市場,讓機構“回歸本源、服務實體”,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進一步梳理,前述97家機構包含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以及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既有2021年6月底成立的“新人”,也有2005年成立的“老兵”。
今年,監管部門加強對違規私募機構的管理和處罰,行業“扶優限劣”進一步升級。 據中基協官網數據統計,截至5月12日記者發稿,今年以來,已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達764家。其中,1月份至4月份注銷私募機構的數量依次為48家、448家、63家、83家,5月份以來已有122家私募機構被注銷。
從注銷類型來看,上述764家私募機構中,“協會注銷”類型最多,達478家。“主動注銷”“依公告注銷”“12個月無在管注銷”類型分別為179家、10家和97家。
齊夢林表示:“私募機構需更加重視合規經營、穩健經營,注重市場聲譽,主動進行自查,強化風險控制,進而鍛煉持續規范經營的能力。”
談及未來私募機構應如何更好地合規展業、高質量發展,許瀚建議,第一,私募基金管理人應該積極學習新規。去年以來,監管部門組織出臺了多項政策,細化了對整個私募基金行業的監管和自律規則,比如《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等。
第二,“小、亂、散、差”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銷后,對存量持續合規、穩健經營的管理人長期來看是利好,市場資金會更集中投資于此類管理人。存量管理人應始終堅持投資者利益優先的經營理念,引導投資者長期投資、理性投資,同時不斷提升投資能力,為投資者創造價值,以促進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