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 10:4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市場上最早布局債券型ETF的基金公司之一,海富通基金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債券型ETF
◎記者 趙明超
去年以來,債券型ETF駛入發展快車道,最新規模合計已超過千億元。在海富通基金固定收益投資總監兼債券基金部總監陳軼平看來,債券型ETF仍大有可為。“隨著無風險收益率逐漸下行,疊加債券市場的波動性,很多債券投資者通過交易和波段操作來增厚收益。憑借費率較低、持倉透明、交易便利的特點,債券型ETF已成為投資者重要的配置工具。”
作為市場上最早布局債券型ETF的基金公司之一,海富通基金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債券型ETF。經過多年發展,海富通基金旗下已形成較為豐富的債券型ETF產品矩陣,涵蓋利率債、信用債、可轉債等品種。
“在剛布局債券型ETF的時候,這類產品仍屬比較小眾的品種,但公司非常明確,將債券型ETF納入戰略性產品。”陳軼平表示,這么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借此為投資者提供豐富的“場內債基”工具箱。
由于較早深耕債券型ETF領域,海富通基金旗下的中證短融ETF成為目前市場上規模最大的債券型ETF。根據Choice數據,截至5月21日,海富通中證短融ETF規模超過300億元,今年以來規模凈增長超過50億元。
海富通中證短融ETF規模緣何快速增長?陳軼平表示,短融ETF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十分便捷,可在場內實現日內回轉交易。對于投資者來說,無論是想切換到股票、債券還是其他場內產品,都可以無縫銜接。與此同時,短融ETF費率較低,持倉透明。
在陳軼平看來,債券型ETF關注度顯著升溫的背后,是債市“躺贏時代”的結束。以前無風險收益率較高,投資者更多關注債券的票息收益,對波動的容忍度較低,因此可交易、凈值有波動的ETF吸引力并不高。但現在無風險收益率處于較低水平,這使得債券投資者需要通過交易和波段操作來增厚收益,因此債券型ETF的工具屬性愈發受到投資者的重視。
作為率先“吃螃蟹”的人,陳軼平坦言,債券型ETF這條路走得并不是一帆風順,而是不斷探索。隨著市場的發展,在債券型ETF的管理上,他們先后解決了流動性、申贖等方面的多個問題。
“債券型ETF的管理主要采用抽樣復制法,需要對債券指數中的一些成分券進行甄別。例如,對信用債指數相關ETF會進行信用篩選。具體而言,深入研究所跟蹤債券指數中的成分券,對成分券作進一步篩選,希望能夠給投資者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組合。”陳軼平強調,要盡量避免風險的發生。
深交所發布的《ETF投資交易白皮書(2023年)》顯示,債券型ETF總成交額從2022年的1.65萬億元快速增至2023年的4.53萬億元。陳軼平認為,要格外關注債券型ETF的交易,做好精細化管理。“以海富通中證短融ETF為例,作為流動性管理產品,它的規模變化較快,這使得我們債券買賣的量很大。為滿足申贖和債券到期的需求,需要動態調整持倉,以保證產品的流動性。”陳軼平說。
展望債券型ETF未來發展空間,陳軼平給出四個字:“空間廣闊”。“近年來,全球債券型ETF發展迅速,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但和成熟市場相比,國內債券型ETF發展時間不長。在政策的支持下,這一品種的發展空間巨大。”陳軼平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