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08:56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李瑞峰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顯示,恒昌醫藥總部基地項目擬在長沙金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現代化倉儲物流中心及總部基地,以替代現有長沙租賃倉庫及辦公樓。本項目預計建設期為24個月,總投資額為...
《電鰻財經》文 / 李瑞峰
3月31日,湖南恒昌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昌醫藥) 深交所創業板IPO中止了上市進程。招股書顯示,恒昌醫藥是一家專注于服務中小型連鎖藥店、單體藥店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藥流通企業。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此次IPO,恒昌醫藥計劃用1億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而該公司已現金分紅3500多萬元,其中超過8成落入實控人口袋。而且,該公司的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的薪酬合計超過300萬元,且該公司將拿出3.7億募集資金“蓋樓”。
1億元募資補流 董事長和副董事長薪酬合計超300萬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恒昌醫藥計劃募集資金7.7億元,其中4.9億元用于恒昌醫藥總部基地項目,1.8億元用于大健康產業集成服務線上平臺建設項目,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當恒昌醫藥將用1億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的同時,該公司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現金分紅1407.75萬元和2130.33萬元,二者合計3537萬元。
招股書顯示,江琎直接持有發行人2,687.30萬股股份,占發行前總股本的比例為7.46%;通過控制賽樂仙咨詢、上海山尊、上海山至、上海睿湘、上海哥尼、上海芽培,間接控制發行人26,634.20萬股股份,占發行前總股本的比例為73.98%;江琎合計控制發行人29,321.50萬股股份,占發行前總股本的比例為81.45%,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由此可見,上述分紅超過八成落入了實際控制人的口袋中。而且,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等高管拿著不菲的薪酬。2022年,恒昌醫藥的董事長、總經理、實際控制人江琎的薪酬為173.72萬元,其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周延奇的薪酬為111.99萬元。
從2020年至2022年以及2023年1-6月份(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恒昌醫藥的高管們的薪酬總額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49%、1.72%、1.58%和1.87%。
不差錢?3.7億募資準備“蓋樓”
此次IPO,恒昌醫藥計劃4.9億元用于恒昌醫藥總部基地項目,1.8億元用于大健康產業集成服務線上平臺建設項目。
招股書顯示,恒昌醫藥總部基地項目擬在長沙金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現代化倉儲物流中心及總部基地,以替代現有長沙租賃倉庫及辦公樓。本項目預計建設期為24個月,總投資額為53,447.12萬元。項目實施后,該公司將新增50萬箱倉儲存儲能力。
恒昌醫藥總部基地項目的項目建設投資46,489.66萬元,包括建筑工程費36,630.65萬元,設備及軟件購置費6,658.00萬元,設備安裝費332.90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654.32萬元,預備費2,213.79萬元;項目鋪底流動資金6,957.46萬元。各項投資明細及占比情況如下:
恒昌醫藥在招股書中披露,上述“總部基地項目”最主要的用途為在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建設現代化倉儲物流中心及總部基地,以替代現有長沙租賃倉庫及辦公樓。建成后,總部基地中心主要用于員工辦公場所、藥品質檢、機房及控制中心。對此,深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恒昌醫藥說明是否存在涉及或變相涉及房地產開發的情形。
由此可見,恒昌醫藥用于建筑工程費為3.7億元,這些費用基本上是用來“蓋樓”。事實上,恒昌醫藥似乎并不缺錢。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恒昌醫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490.36萬元、8929.98萬元、2.49億元;對應的貨幣資金分別為2.09億元、3.74億元、5.61億元。
此外,恒昌醫藥的另一募資項目大健康產業集成服務線上平臺建設項目擬通過對現有自營電商平臺系統進行全面升級,同時引入B2C/O2O新零售平臺、大數據分析平臺、經營顧問服務平臺及恒昌研究院在線教育平臺。 該項目的各項費用如下:
從上述披露信息中可以看出,恒昌醫藥在上述項目中將用7000多萬元用來購置設備及軟件。
銷售費用激增 研發占比不足1%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恒昌醫藥實現營業收入分別18.49億元、21.43億元、30.00億元和17.5億元,2020年至2022年,年均復合增長率27.3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357.32萬元、1.66億元、2.12億元和1.43億元,2020年至2022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0.39%。
報告期內,隨著業務規模的迅速增長,恒昌醫藥的期間費用上升,分別為3.13億元、4.24億元、5.85億元和3.29億元,占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16.95%、19.80%、19.49%和18.73%。期間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和財務費用。
由此可見,該公司的銷售費用增長非常迅速。從2020年度的1.99億元,增加到2021年度2.58億元,2022年度的3.60億元,再到2023年上半年的18.73億元。;其費用的增長速度遠超過營收增長幅度。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的銷售費用中職工薪酬的金額分別為1.46億元、1.96億元、2.91億元和1.51億元,職工薪酬金額增長主要系銷售人員數量及銷售人員平均薪酬增加所致。銷售人員占比達到51.71%。
當該公司的銷售人員占據絕大多數費用的同時,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和技術人員占比極少。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該公司的技術人員152人,占發行人員工人數比例的5.91%。報告期各期,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734.77萬元、2111.36萬元、3026.5萬元和1694.18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0.94%、0.99%、1.01%和0.97%,主要為研發人員的工資薪酬、咨詢服務費以及技術服務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