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2 19:41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4年以來,紅利資產的配置價值依舊突出。再細分來看,公用事業憑借高分紅與穩健成長屬性,尤為值得關注。對此,指數投資“龍頭”——華夏基金再次積極布局,將于6月12日...
2024年以來,紅利資產的配置價值依舊突出。再細分來看,公用事業憑借高分紅與穩健成長屬性,尤為值得關注。對此,指數投資“龍頭”——華夏基金再次積極布局,將于6月12日起發售華夏中證全指公用事業ETF(擴位簡稱:公用事業ETF 產品代碼:159301),捕捉紅利股息與能源穩健成長機會。
華夏中證全指公用事業ETF追蹤標的為中證全指公用事業指數(指數簡稱:全指公用代碼:000995.SH),選取50只涉及電力、環保、儲能等領域的股票作為指數樣本,反映公用事業行業的整體表現,尤其聚焦電力與環保行業,并體現國家能源轉型與“雙碳”戰略目標。
根據申萬二級行業,全指公用指數中電力板塊占比達93%,“含電率”極高。同時從前十大成份股來看,主要覆蓋公用事業領域的龍頭標的,以火電、水電等傳統電力企業為主,合計權重為59.9%,囊括多家長期表現優質的龍頭企業,能夠有效代表傳統電力行業發展趨勢。
2024年3月2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放在首位。意見要求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全國能源生產總量達到49.8億噸標準煤左右,發電裝機達到31.7億千瓦左右,發電量達到9.96萬億千瓦時左右,能源結構持續優化。5月14日,《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審議通過,通過頂層設計為電力市場基本規則提供依據。
回顧過去三年煤電上網電價、長協煤價以及容量電價機制迎來全面改革,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先立后破,火電保供調峰的“壓艙石”作用突出。展望未來,以電力、環保為核心的公用事業行業有望迎來趨勢性發展的新階段。
折射到資本市場,全指公用指數長期收益穩定。據Wind統計,截至2024年5月30日,自2019年以來該指數累計收益率42.3%,同期滬深300收益率為18.9%,紅利指數收益率為30.9%。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以來,經濟增速受到一定影響,權益市場隨之回調,在此背景下,公用事業板塊逆勢上升,公用全指累計收益率達18.9%,遠超同期滬深300指數-7.5%的收益率。
來到當下,在全球降息預期背景下,具備現金流充沛、盈利能力穩定、高分紅和高股息特點的板塊的投資價值突出。據統計,2017年以來,火電、水電板塊現金分紅率均值靠前,近六年平均現金分紅率64.5%、55.8%,水務、電力能源綜合服務、水力股息率位居前列,近六年平均股息率分別為3.2%、2.6%和2.4%。
展望未來,新“國九條”作為綱領性文件對未來五年資本市場提供指引,其中明確提出加大上市公司分紅與回購力度,并對分紅力度不足者進行風險警示。公用事業作為具備持續分紅能力的板塊,市場資金將更加認可。
而隨著投資理念不斷成熟,ETF也正逐漸受到資金追捧。以2023年為例,據Wind統計,這一年個人投資者持有場內ETF份額為7150億份,對比2022年3994億份,增長約80%,在對比2018年的515億份,更是實現了近13倍的激增。與此同時,作為指數投資“龍頭”的華夏基金,也成為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選擇。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華夏基金旗下權益ETF管理規模超4700億元,年均規模連續19年穩居行業第一,也是境內唯一連續8年獲評“被動投資金牛基金公司”。
注:1.規模數據來自上交所、深交所、Wind,截至2024.3.31,“連續19年”指2005-2023,“年均規模”指當年各季度規模算術平均,華夏基金于2004.12.30推出上證50ETF(510050)。
2.頒獎機構:中國證券報,頒獎年度2016-2023,基金評價結果不預示未來表現,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