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 14:57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一季度仍如此。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5.03億元,實現凈利潤-7753萬元,扣非凈利潤-7619萬元。同時,一季度公司營收下滑了5.72%,凈利潤下滑了45.56%,扣非凈利...
6月12日,茂化實華(000637.SZ)“脫帽”成功,股票簡稱由“ST實華”變更為“茂化實華”。在二級市場,截至6月12日收盤,茂化實華跌0.82%,報3.62元/股。
“摘帽成功,是公司強化管理、規范治理的成果,摘帽會對公司股價、融資等各方面形成良性影響,但市場環境、行業競爭、管理決策等因素都可能對公司市場走勢產生影響。”茂化實華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不過,記者發現,近年來,公司似乎陷入了“高營收低利潤”的漩渦,2021年—2023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5.11%、3.52%及4.85%,2024年一季度也是如此。
同時,公司目前還面臨著償債風險,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65.88%,流動比率僅為0.50,速動比率為0.34。此外,公司2023年年報被中興財光華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意見。
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后撤銷其他風險警示
時間回溯到2023年4月29日,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稱“致同事務所”)對茂化實華發布了一份對2022年度內部控制的否定性審計報告。在報告中,其指出了公司在與一家年銷售額數億元的客戶——茂名市晶惠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稱“晶惠公司”)的合同履行和應收賬款管理方面存在重大問題。
具體來看,首先,公司在合同執行上存在重大缺陷,即在尚未收到《提貨通知單》的情況下,就向晶惠公司完全交付了貨物,這違反了合同條款,并且與公司《合同管理制度》等相關規定不符;其次,公司在應收賬款管理上同樣存在重大缺陷,特別是在2022年度與晶惠公司的交易中,未能及時更新晶惠公司的信用風險和應收賬款的可回收金額;此外,公司對晶惠公司提起訴訟并凍結的資產并不足以覆蓋可能遭受的損失,顯示出公司相關內部控制的失效。
因此,公司觸發了交易所規定的“公司最近一年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或鑒證報告”的條件,導致公司股票自2023年5月5日起被實施了其他風險警示。
引人關注的是,2023年12月12日,公司便將會計師事務所由致同事務所變更為中興財光華事務所。對于更換的原因,公司表示是鑒于致同事務所為公司服務的簽字審計師服務已滿5年,公司擬變更2023年度提供審計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
而后,今年4月25日,中興財光華出具《茂名石化實華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否定意見涉及事項影響已消除的專項說明審核報告》(中興財光華審專字(2024)第226025號),并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2023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中興財光華審專字(2024)第226022號)。
基于此,公司向深交所提交了撤銷公司股票交易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公司6月11日公告,公司關于撤銷股票交易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已獲得深圳證券交易所審核同意。
“茂化實華‘摘帽’是公司的一項重要事項,意味著公司不再被特別處理,并有機會提高公司的形象和市場地位。但同時,公司仍面臨一些風險和挑戰,需要積極應對以恢復公司的穩定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公開資料顯示,中興財光華事務所曾多次涉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件而被處罰。2022年12月,證監會對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對仁東控股(002647.SZ)相關年報審計違規,證監會對其責令改正,沒收業務收入,并處以罰款,同時對相關責任人作出處罰;今年5月21日,其出具的西隴科學(002584.SZ)2020年、2021年年度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廣東證監局對其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
多風險疊加
實際上,雖然目前茂化實華已被撤銷其他風險警示,但公司仍然面臨著其他挑戰。
公司2023年年報被中興財光華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意見,這主要是因為公司與晶惠公司之間的訴訟案件尚未有定論,年審會計師無法確定與訴訟相關的款項是否需要計提壞賬準備,其準確性難以評估,以及年審會計師無法獲取湖北實華2023年末資產狀況、2023年經營情況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也無法實施其他替代程序確認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的準確性。對此,公司表示將聘請專業律師團隊應對訴訟。
而在業績方面,記者觀察公司近三年財報發現,公司似乎陷入了“高營收低利潤”的漩渦。2021年—2023年,公司營收分別為55.72億元、60.59億元及45.4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206萬元、-1.30億元及-1.28億元,其扣非凈利潤分別為7018萬元、-1.33億元及-1.32億元。而這背后是公司近三年毛利率僅為個位數,分別為5.11%、3.52%及4.85%。
今年一季度仍如此。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5.03億元,實現凈利潤-7753萬元,扣非凈利潤-7619萬元。同時,一季度公司營收下滑了5.72%,凈利潤下滑了45.56%,扣非凈利潤下滑了53.2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下滑了40.61%。
對此,茂化實華方面回應《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受化工市場周期影響市場疲軟,下游需求不足,裝置未能滿負荷生產,導致化工主業經營利潤下滑。”
針對當前的財務和業績挑戰,茂化實華方面表示:“公司將進一步強化公司治理,規范企業內部控制,抓好生產經營,開拓市場,優化調整產品結構,持續降本減費,挖潛增效,最大程度創造存量資產價值。”
此外,公司目前還面臨著償債風險。近年來公司資產負債率維持在60%左右,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65.88%,其中流動資產為6.26億元,流動負債則高達12.58億元,同時,公司流動比率僅為0.50,速動比率僅為0.34。
對此,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表明公司的償債能力存在一定風險,需要加強財務管理和風險管理,以降低財務風險。同時,這也說明公司可能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支持其業務發展,并需要積極尋找融資渠道。
“目前公司財務狀況良好,2023年經營現金流3.5億元,日常生產經營正常。”茂化實華方面對本報記者指出。
不過,從現金流動角度考慮企業負債償還能力,3.5億元的經營現金流與12.58億元的流動負債相比仍然較少。
“未來,通過優化存量資產方式,提高資金利用效率;通過加強與銀行、金融機構等合作,獲得更優惠的融資條件,降低融資成本,提高償債能力;通過優化債務結構改進償債能力。”茂化實華方面指出。
在談及未來業務規劃時,茂化實華方面表示,公司將立足石化主業,適度多元發展通過收購、兼并、重組等方式,在新材料、新能源、觀光旅游等行業尋求發展空間,爭取在產業轉型發展上取得新突破。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