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5 11:12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周六福不止一次表現出對上市的執著,但都未能圓夢。首次因其保薦機構陷入造假風波而被中止IPO;第二次因被發審委指出加盟收入占比超過八成、陷入多起商標權糾紛以及報告期內...
在A股屢戰屢敗的周六福決定轉向港交所尋求上市。近日,黃金珠寶連鎖品牌周六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中金公司(27.890, -0.29, -1.03%)、中信建投(18.420, -0.16, -0.86%)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早在2019年5月,周六福便開始籌備在深交所上市,此后的四年時間里,周六福對A股市場鍥而不舍,數次遞表,但均未能成功。
對于轉戰港交所,周六福在招股書中解釋,“我們于2023年11月主動撤回第二輪A股上市申請,考慮到港股上市后可取得境外資本及進入海外市場的機會,亦能讓公司更廣為市場接受,因此決定尋求在港交所上市”。
周六福不止一次表現出對上市的執著,但都未能圓夢。首次因其保薦機構陷入造假風波而被中止IPO;第二次因被發審委指出加盟收入占比超過八成、陷入多起商標權糾紛以及報告期內應收賬款及存貨余額較大且增長較快等問題而過會失敗。
雖然在最新的招股書中,周六福表示并無察覺有任何有關過往A股上市嘗試的事宜將會對是否適合上市構成重大及不利影響。但即便切換至“簡易”模式成功上市,周六福的市場表現也仍受以上因素左右。
過半收入靠加盟店
周六福誕生于有“珠寶界華強北”之稱的深圳水貝,與周大福(01929.HK)、周生生(00116.HK)、周大生(13.450, 0.24, 1.82%)(002867.SZ)一同被業內人稱為珠寶F4。
與這三家的品牌名都由創始人姓“周”而來不同,周六福的實控人并不姓“周”,而是來自廣東潮汕的李偉柱、李偉蓬兩兄弟。因品牌名與早于其創立的兩家珠寶品牌“周大福”與“六福珠寶”相似,周六福一度被外界質疑為“山寨”。此前,發審委在問詢中也提到周六福的商標、品牌保護等問題,要求其說明主要商標的取得及使用情況、多起商標權糾紛的原因等。
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周六福實現收入分別為27.83億元、31.02億元、51.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25億元、5.75億元、6.6億元,凈利率分別為15.29%、18.55%、12.81%。雖然凈利潤增速有所放緩,但2023年的收入較2021年呈現翻倍增長。總收入增長主要由于加盟模式的貢獻,近三年的占比均超過了50%。2021年至2023年,周六福靠加盟模式獲得的收入分別為16.67億元、16.41億元、28.53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9.9%、52.9%、55.4%。
2021年至2023年,周六福在中國超過31個省份分別擁有3694家、3974家和4288家加盟店,分別占門店總數的98.1%、98.1%及97.8%。換言之,周六福幾乎所有的門店都為加盟店。
周六福在招股書中坦言,周六福的門店網絡主要由加盟商經營的加盟店組成,而其對加盟商的控制有限。加盟商可能會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索賠或糾紛,其可能導致產生高昂的辯護費用,并可能擾亂業務。此次赴港上市的目的擬將募集資金用于擴大和加強銷售網絡,提升品牌的市場知名度,提升產品供應及加強產品設計及開發能力等。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加盟模式雖然對連鎖企業而言,可以快速擴張,利用他人資源與資金發展品牌,但具有較大的不可控因素。對于周六福此次轉戰港股,該名人士分析道,不同交易所的監管機制和要求不同,考慮到A股當前上市的難度,轉向港股或是最快完成上市的路徑。但對于周六福品牌而言,十分明顯與“周大福”“六福珠寶”等香港品牌“撞臉”,有“山寨”之嫌,在品牌資產積累上也不如前兩者,很可能讓投資人對企業的印象減分。
“周六福轉戰港股出于多種考慮,包括港股市場相對寬松的上市條件、國際化的融資平臺以及更高的市場流動性等。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周六福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和更大的市場機會。然而,轉戰港股的勝算并非絕對,成功與否還需看周六福自身的實力和市場表現。港股市場雖然對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包容性,但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財務狀況、治理結構等方面也有較高的要求。”盤古智庫研究員江瀚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黃金首飾銷售承壓
近日,記者走訪深圳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時發現,來往水貝市場的多為剛需客,如因為結婚、小孩滿月,急需黃金飾品才來市場選購。“金價波動大,除非有剛需,否則會先觀望,不敢買也不敢賣。”一名長期接觸水貝市場的代購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黃金均價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070美元/盎司。這一價格較去年同期高出10%,較上季度環比上漲5%。中國黃金(9.480, 0.02, 0.21%)協會指出,2024年一季度,高金價對黃金消費影響出現兩極分化。快速上漲的黃金價格,疊加黃金首飾加工費和品牌溢價高等因素,消費者觀望情緒增強,使得黃金首飾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黃金首飾零售商銷售壓力增加。
周大福2024年4月1日至5月31日經營數據顯示,周大福整體零售值同比下滑20.2%,中國內地的黃金首飾及產品同店銷售下滑29.8%,珠寶鑲嵌、鉑金及K金首飾同店銷售下滑32.9%。銷售遇冷的港股上市黃金珠寶商不止周大福一家,六福集團(00590.HK)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2024財年第四季度數據顯示,黃金同店銷售僅同比增4%。這一增幅在2024財年第三季度為80%,2023財年第四季度為92%。
在金價持續高位波動的情況下,周六福與一眾黃金珠寶商面臨一樣的外部壓力。除此之外,在業績仍高度依賴加盟商等風險下,即便切換至“簡易”模式成功上市,周六福面臨的難題仍待解。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