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7 13:38 | 來源:東方財富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2023年,海上鮮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98億元、14.27億元、9.1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534.2萬元、3412.3萬元、3580.3萬元。由此不難看出,最近三年公司營...
日前,寧波海上鮮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港股主板掛牌上市。招股書顯示,海上鮮去年營收大幅下降,最近三年應收賬款持續走高,經營現金流連續兩年為負數。上周,中國證監會發文要求公司補充說明供應鏈管理業務、股權變動等材料。
招股書顯示,海上鮮成立于2015年2月,是一家致力于海洋經濟數字化賦能的綜合服務企業,為參與者提供海鮮銷售業務、海鮮撮合服務、燃油及油品銷售業務、海上通信及IT解決方案服務以及供應鏈管理服務。自成立以來,海上鮮已完成六輪融資,募集資金總額約4.04億元。
上周,中國證監會發文,要求公司結合業務模式、收費方式、前五大客戶情況等,說明供應鏈管理業務的具體情況。要求公司說明提供的抵押品估值服務是否需要取得相關資質或牌照,供應鏈管理是否涉及征信業務,是否需要取得相關資質或牌照。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2023年,海上鮮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98億元、14.27億元、9.1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534.2萬元、3412.3萬元、3580.3萬元。由此不難看出,最近三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均有所波動,其中去年營收大幅下降。
盡管高舉“海洋經濟數字化賦能”大旗,海上鮮的商業模式本質還是傳統的生鮮生意,利潤空間較低。最近三年,公司的海鮮銷售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0%、2.4%、2.4%,拖累整體毛利率徘徊在10%以內,分別為5.5%、5.2%、7.9%。
招股書顯示,海上鮮業務細分為六個板塊,其中海鮮銷售和燃油、油品銷售為兩個最核心業務。其中,海鮮銷售業務的營收占比超過50%。
去年,海上鮮收入結構發生變化,表現出對海鮮銷售業務的高度依賴。2021年,公司56.3%的收入來自海鮮銷售,2023年上則升至83%,而燃油及油品銷售業務對營收貢獻從2021年的42.3%下降至2023年12.8%。
最近三年,公司的海鮮銷售收入分別為6.74億元、8.87億元和7.58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6.3%、62.1%、83%;其中,去年海鮮銷售收入下滑14.54%。
對此,海上鮮稱,去年海鮮銷售業務出現下滑,主要是由于海鮮需求減少導致海鮮銷售交易數量減少,這是因為2022年銷售的暫時激增已經過去,消費水平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海上鮮并不直接進行海鮮捕撈,其海鮮銷售業務是指先從上游供應商處采購海鮮,而后通過APP或線下銷售網絡等渠道,銷售至下游買家。
在燃油及油品銷售業務中,海上鮮同樣扮演著“中間商”的角色,其并不生產石油,而是讓漁船船主在APP上下單,約定加油的時間、地點,再安排上游供應商完成加油訂單。
近年來,海上鮮的應收賬款持續增長。數據顯示,最近三年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591.5萬元、3646.1萬元、6105.6萬元。
此外,即便是采購而來的產品,也為海上鮮帶來較大的存貨壓力。數據顯示,海上鮮的存貨由2021年的7696.1萬元一路上升至2023年的1.07億元,平均周轉天數由2021年的18天上升至2023年的42天。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存貨和應收賬款等多方面的影響,海上鮮的經營現金流凈額已連續兩年為負數。數據顯示,最近三年海上鮮的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6007.0萬、-1510.2萬、-2226.9萬。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