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 13:36 | 來源:證券時報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ST深天目前的股價測算,即便后續1個交易日公司收盤價漲停,其股票市值仍將低于3億元,這樣公司股票收盤市值將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3億元,從而觸發市值退市規定。若*ST...
A股史上首只“市值退市股”或將誕生,哪些股票值得警惕?
鎖定市值退市
*ST深天成A股第一只
7月23日早盤,*ST深天再次一字跌停,跌停板封單近34萬手,最新A股市值僅2.51億元。
7月22日晚間,*ST深天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股票2024年6月27日至7月22日,已連續18個交易日收盤市值均低于3億元。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若公司股票收盤總市值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3億元,公司股票將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根據*ST深天目前的股價測算,即便后續1個交易日公司收盤價漲停,其股票市值仍將低于3億元,這樣公司股票收盤市值將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3億元,從而觸發市值退市規定。若*ST深天因此退市,將成為A股史上首家被市值退市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ST深天早在1993年登陸深交所,是A股市場最早一批上市的建材股之一。公司主營業務是混凝土的生產和銷售、房地產的開發與銷售。上市以來,公司經營業績多年來乏善可陳,凈利潤有很長一段時間在0.5億元以內波動,2020年開始,凈利潤連續3年虧損,并在2023年虧損金額達到2.71億元,創上市以來最大虧損額度。
進入2024年,*ST深天經營困境并未好轉。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0.8億元至1億元。
據數據寶統計,今年一季度末,*ST深天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有4家機構身影。截至4月30日,公司最新股東戶數為8029戶,相比一季度末股東戶數增加了183戶。4月1日以來,截至7月22日收盤,該股累計跌幅51.41%。
市值退市有利于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在A股歷史上,退市指標主要包括交易類強制退市、財務類強制退市、規范類強制退市和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近兩年面值退市股票數量明顯增多。
2020年底出臺的退市新規新增了“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于3億元”的市值退市指標,但隨后幾年交易類退市公司主要以“面值退市”為主,未有公司觸及市值退市指標。
隨后,新“國九條”要求“完善市值標準等交易類退市指標”。在此背景下,今年4月底,滬深交易所修訂完善相關退市規則:主板A股(含A+B股)公司的市值退市標準,將自10月30日開始從3億元提高至5億元,4月末至10月末為過渡期,市值退市標準仍為3億元;B股、創業板及科創板公司的市值退市標準維持3億元不變。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副所長、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余洋指出,市值退市是退市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讓市值這一由市場決定的指標作為退市的條件,引導市場資金減少流向極低市值公司的傾向,鞭策低市值公司通過提升業績、完善治理、加強與資本市場溝通等方式提升市值,有利于加快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生態的形成。
這類股值得警惕
在過往的眾多退市案例中,不論是面值退市還是財務指標退市,業績都是影響上市公司退市的重要因素,包括連續虧損、營業收入不足、財務造假等。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7月22日收盤,A股市值低于10億元的股票接近250只。以這250只股票為基礎,從中篩選出業績虧損較多的公司名單,條件如下:1.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凈利潤均虧損;2.2024年一季度末凈資產為負值。
經統計,合計有14只股票入圍,除東易日盛外,其余均為ST股票。今年以來,這些股票平均下跌65.14%,其中*ST美尚、*ST美吉、*ST博信、*ST天成累計跌幅超70%。
從上述14只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情況來看,今年一季度末,東易日盛、*ST深天、*ST嘉寓、*ST博信、*ST美吉獲機構持倉占流通股比例超30%。
*ST吉藥一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東清一色為自然人股東,該公司以醫藥大健康產業為核心,涵蓋醫藥工業、醫藥商業、醫療醫養、藥物研發、藥用膠囊、藥用包材、健康食品、國防化工八大健康業務板塊。更早之前的2022年二季度末,公司一度獲機構扎堆持倉,QFII機構如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摩根大通銀行等現身,從2023年三季度開始,機構投資者的身影已不再出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