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5 15:09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年來,市場競爭加劇,銀行面臨著來自同行、券商、期貨、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等多重競爭,特別是互聯網渠道低成本智能化服務的競爭。同時,投資者風險偏好下移,對穩健型...
近日,招商銀行宣布,將實施零售代銷公募基金買入費率全面一折起的優惠政策。2023年以來,已有多家國有行、股份行加入降費行列,部分優惠政策持續至今。
“代銷基金費率折扣是市場競爭下的大趨勢。低費率優惠將促使行業向買方投顧轉型,使銷售機構更加注重服務全周期,有利于長期發展。”7月24日,某分析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代銷基金費率低至一折
銀行代銷基金費率價格戰再度引發關注。
日前,在“2024財富合作伙伴論壇”上,招商銀行行長王良表示,將實施零售代銷公募基金買入費率全面一折起的優惠政策。據悉,此次優惠范圍包括線上線下全渠道、基金品種全品類和認申購等費率類型。
隨著第三方互聯網基金平臺的強勢崛起,近年來銀行代銷渠道頻頻“讓利”投資者。此次作為頭部代銷機構的招行也加入降費行列,顯示費率打折優惠已成為了行業趨勢。《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還有交通銀行、貴州銀行調整了代銷基金渠道手續費。
7月2日,貴州銀行發布公告稱,自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對該行2024年度內代銷的所有公募基金產品的申購費率和定投費率進行1折費率優惠。
此前6月底,交通銀行也公告稱,將在2024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對該行代銷的開放式基金繼續開展申購及定投手續費率優惠活動。記者注意到,這也是交通銀行對此前發布的上半年優惠活動的延續。
2023年以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等機構也都曾給出較大優惠力度,部分銀行的代銷基金費率優惠政策持續至今。
為何銀行紛紛下調代銷基金費率?
“近年來,市場競爭加劇,銀行面臨著來自同行、券商、期貨、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等多重競爭,特別是互聯網渠道低成本智能化服務的競爭。同時,投資者風險偏好下移,對穩健型產品和ETF類產品需求增多,銀行也需要降低費率來換取銷量。”排排網財富理財師榮浩分析道,“此外,銀行存在業務轉型需求,銀行財富管理從賣方代銷向買方投顧轉型,收費模式和費率必然調整。”
促使行業向買方投顧轉型
過去一年間,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第一及第二階段先后落地。在基金公司紛紛“降本增效”、行業整體利潤受到沖擊之下,銀行作為主要的代銷渠道之一也難免受到波及。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基金銷售行業數據,2023年四季度,前100家基金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中,“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合計5.02萬億元,此前一至三季度分別為5.79萬億元、5.60萬億元和5.31萬億元,呈現出逐季度下滑的趨勢。
記者注意到,進入前100位榜單的銀行數量從一季度的26家減少至四季度的24家,規模從2.94萬億元降至2.29萬億元,在100家機構中的份額占比也由50.74%縮水至45.69%。
銀行減少代銷基金費用對收入影響有多大?能否以此達到“以量補價”的目的?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采訪時分析道,從短期來看,銀行減少代銷費用對中收可能構成一定拖累,但從動態角度看,隨著經濟復蘇,市場情緒回暖,基金凈值改善,基金產品需求增長,銀行以量補價,反而將有助于基金代銷業務收入增長。
“基金代銷業務壓縮會影響到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但對銀行整體利潤收入影響有限,對不同銀行的影響也存在差異,部分銀行基金代銷占比高的短期受影響相對較大。”周茂華進一步表示。
代銷份額縮水,未來銀行如何提高在基金代銷市場的競爭力?
周茂華指出,近年來隨著基金代銷業務快速發展,銀行機構在開展基金代銷業務方面存在專業人員配備不齊、業務風控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和規范等違規行為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未來,銀行需要嚴格落實落細基金代銷業務監管要求,加快補齊內控制度短板,配備專業、綜合素質高的銷售人員,健全風控體系,落實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
“銀行可以通過增強投研能力和投顧整體水平,滿足投資人的決策需求。此外,利用科技賦能,提高投資人使用本行APP的易用性和流暢度。最后,銀行可以發揮多重抓手,提升客戶本行留存粘性。”榮浩建議道。
招行行長王良在上述論壇上曾直言,服務客戶資產配置和財富保值增值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是大財富管理的天職。衡量財富資管機構是否優秀的首要標準,不是管理資產規模的大小和管理費收入的多少,而是能否秉持對客戶負責的精神,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
榮浩認為,銀行給出低費率優惠,正是促使財富管理行業向買方投顧轉型,避免與客戶利益不一致的舉措,有利于長期發展。“基金代銷費率的下調應當是大趨勢。低費率能促使銷售機構更加注重服務全周期,即營銷、投資、退出的閉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