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 11:25 |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近一年半時間來看,丸美股份股價在2023年2月20日盤中達到42.13元/股的高點,隨后出現一波明顯下跌。交易行情顯示,2023年2月20日—2024年8月1日的354個交易日內,公司股...
一句“彈彈彈,彈走魚尾紋”的廣告語讓丸美股份(22.420,-0.01,-0.04%)(603983)旗下“丸美”品牌一舉成名,而丸美股份自2019年上市后也頭頂“眼霜第一股”光環。明星品牌加持,丸美股份在市場上自然也少不了關注度。8月1日,丸美股份股價大幅下跌,當日收跌7.05%。股價大跌背后,丸美股份實控人孫懷慶拋出了大額減持計劃,擬減持不超3%公司股份,折合市值近3億元。資本市場上,股東減持無可厚非,但在當下上市公司回購潮、增持潮的背景下,丸美股份實控人的減持動作頗為吸睛,而反觀公司股價,近年來卻在接連走低。未來如何提升投資者回報,這恐怕是丸美股份的一項重要課題。
股價創逾兩年來新低
8月1日,丸美股份股價大跌,盤中一度觸及22.22元/股的低點,創逾兩年來新低,當日最終大幅收跌7.05%,報22.43元/股,總市值為89.94億元,當日成交金額1.65億元。
消息面上,7月31日晚間,丸美股份披露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懷慶計劃從2024年8月26日至11月25日期間,采用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約1203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關于減持的原因,公告中顯示,系實控人自身資金需求。
交易行情顯示,7月31日,丸美股份股價報24.13元/股,按該收盤價計算,孫懷慶擬減持股份市值約為2.9億元。
截至公告披露之日,孫懷慶持有丸美股份約2.92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72.72%;孫懷慶之妻王曉蒲持有丸美股份約324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8.08%,兩人合計持有上市公司總股本的80.8%。
實際上,早在2022年孫懷慶就萌生了減持的想法。2022年9月,丸美股份曾披露公告稱,孫懷慶及其妻子王曉蒲計劃采用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約2408.67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6%。
不過后續該減持計劃未能成功實施。2023年4月,丸美股份表示,減持計劃區間屆滿,在減持計劃實施期間內,孫懷慶、王曉蒲未減持公司股份。
對于實控人減持計劃,丸美股份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實控人夫婦合計持股達八成,股權集中度高,適當減持股份可以優化股權結構,同時增加二級市場流動性,有利于股價長期穩健。
上市五年未有護盤舉措
除實控人兩度試圖減持以外,丸美股份持股5%以上股東也曾多次拋出減持計劃,不過,自上市以來,公司卻從未發布過股東增持計劃。
資料顯示,丸美股份于2019年7月登陸A股市場,上市初期公司股價曾有過一段時間的上漲,2020年5月觸及92.89元/股的歷史高點,不過之后股價震蕩走低,于2022年4月觸及19.1元/股的歷史低點。
從近一年半時間來看,丸美股份股價在2023年2月20日盤中達到42.13元/股的高點,隨后出現一波明顯下跌。交易行情顯示,2023年2月20日—2024年8月1日的354個交易日內,公司股價區間累計跌幅達43.36%。
在公司股價接連走低的情況下,丸美股份從未出現過回購、增持等利好消息提振股價。
財經評論員張雪(金麒麟分析師)峰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自上市以來從未進行增持等護盤舉措,可能反映出管理層認為市場環境整體不佳,對公司未來業績和股價缺乏信心,認為護盤措施難以改變市場對公司的基本判斷,同時,公司可能面臨財務限制,缺乏足夠的資金進行增持或回購,這可能是因為資金需要用于其他用途,如運營、償債等。
不過,丸美股份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實控人持股比例高,二級市場流動性弱,從長期來看,不適宜采用回購、增持等方式。但公司非常重視對投資者的回報。自公司2019年上市以來每年都有現金分紅,每年現金分紅占當年實現歸屬凈利潤的比例均保持在30%以上,近三年公司現金分紅占當年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為30.77%、57.55%、80.38%,分紅比例逐年提升。
按照丸美股份實控人高比例持股結構,公司分紅款的八成進入了孫懷慶、王曉蒲夫婦“腰包”。
研發費用遠不及銷售費用
產品to C的丸美股份,公司在營銷上也頗為大方。
資料顯示,丸美股份主要以皮膚科學和生物科學研究為基礎,從事各類化妝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旗下主要品牌有“丸美”“戀火”“春紀”,以差異化的品牌定位,滿足不同消費需求。“丸美”則是20多年護膚品牌,聚焦眼部,深耕抗衰,定位中高端,目前已成為國產中高端定位并具規模的頭部品牌。
2019—2023年,丸美股份銷售費用分別約為5.4億元、5.64億元、7.41億元、8.46億元、11.99億元,逐年走高,2023年更是突破10億元。經計算,丸美股份2023年銷售費用率達到約53.86%。
與數以億計的銷售費用不同,丸美股份的研發費用僅為銷售費用的“零頭”。2019—2023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約為4486.86萬元、5015.42萬元、5048.82萬元、5292.57萬元、6228.76萬元。丸美股份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研發一直是公司發展之基石戰略,公司非常重視,會持續且會加大投入。公司已構建了基礎研究中心、中試實驗中心、應用開發中心、醫學檢測中心、技術支持中心、開放創新中心六大研發平臺,實現了“基礎研究—原料開發—原料生產—配方研究—生產智造—檢驗檢測—功效評測”七位一體全鏈路協同創新模式構建。
張雪峰指出,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持續的研發投入是保持市場競爭力的關鍵,研發投入不足可能限制公司的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能力,使公司在技術和產品上難以保持競爭優勢,長期看,可能會導致產品和服務缺乏創新,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影響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和盈利能力。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研發費用大幅低于銷售費用,可能表明公司過于注重短期銷售收入,而忽視了長期的產品創新和品牌建設,這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建議公司確保研發投資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支持。
經營業績方面,2019—2022年,丸美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8.01億元、17.45億元、17.87億元、17.32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5.15億元、4.64億元、2.48億元、1.74億元。
不難看出,2019—2022年,丸美股份公司凈利連續下滑,不過2023年,公司凈利有所回升,當年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2.59億元,同比增長48.93%。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