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 16:30 | 來源:覽富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8月2日,甬金股份發布公告稱,因涉嫌內幕交易、短線交易,公司實控人曹佩鳳于8月2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告知書》,證監會決定對曹佩鳳立案。受實...
8月2日,甬金股份發布公告稱,因涉嫌內幕交易、短線交易,公司實控人曹佩鳳于8月2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告知書》,證監會決定對曹佩鳳立案。
受實控人被立案調查消息影響,8月5日,甬金股份股票大幅低開,相關人士回應稱,短期的負面影響確實存在,股價的反應也超出公司的認知和預期。
受證監會立案影響的公司不止甬金股份一家,根據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1家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涉及公司高管、股東、實控人和一致行動人,共12人。
涉及兩類違法違規行為
觀察以往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不難發現,相比對公司形象與聲譽的影響,在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可能無法順利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等資本運作活動,發行可轉債、股票等再融資方式也或將受到推遲限制,更加影響公司資金流動性與未來發展。
在今年已被立案的上市公司中,調查原因大致分為“涉嫌短線交易”與“涉嫌內幕交易”兩種。
其中,內幕交易的關鍵在于行為人利用了未公開的與公司經營、財務,或對公司證券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的內幕信息,進而影響了證券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損害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短線交易則是指上市公司高管或大股東在短期間內,對公司上市股票買入后再行賣出或賣出后再行買入,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
根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在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11家公司當中,涉嫌短線交易的公司有4家,分別是匯宇制藥、中科曙光、利歐股份、萬通發展;涉嫌內幕交易的公司有6家,分別是ST永悅、惠博普、酷特智能、乾照光電、恒潤股份、國藥股份;兩種違法違規行為均涉及的公司有1家,為甬金股份。
高管與一致行動人均在內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11家公司當中,僅有兩家公司收到了證監局的相應處分措施,分別為中科曙光和利歐股份。
其中,給予涉嫌短線交易的中科曙光董事長李國杰以警告,并處以80萬元罰款;給予涉嫌短線交易的利歐股份董事長王相榮、副董事長王壯利分別以警告,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
從被調查人類型來看,10家公司均為公司高管、實控人,只有酷特智能被調查人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
據了解,2月27日,酷特智能發布公告稱,因涉嫌內幕交易違法行為,2024年2月26日,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張琰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但對于內幕交易的具體細節,公司并未在公告中公布。
酷特智能強調,本次立案系針對張琰個人的調查,被立案調查的事項與公司無關。
業內人士稱,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往往會引起市場的恐慌和拋售情緒,導致公司股價出現大幅波動,這種波動不僅會影響公司的市值和股東利益,還可能引發更廣泛的市場連鎖反應。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所產生的擔憂和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加劇公司的股價壓力和市場風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