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6 16:16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益方生物業績大起大落的原因,主要在于沒有屬于自己的上市產品,收入取決于對外授權項目的研發進展及銷售情況。目前,益方生物擁有2款對外授權的產品,包括授權給貝達藥業...
由于上半年確認的技術授權和技術合作收入較去年同期銳減,益方生物(688382.SH)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487.32萬元,同比大幅下滑81.41%,歸母凈虧損2.14億元,去年同期凈虧損1.68億元。
益方生物業績大起大落的原因,主要在于沒有屬于自己的上市產品,收入取決于對外授權項目的研發進展及銷售情況。目前,益方生物擁有2款對外授權的產品,包括授權給貝達藥業的“貝福替尼”和授權給正大天晴的D-1553。
其中,貝福替尼屬于益方生物自研的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貝福替尼針對NSCLC的二線、一線適應癥已經分別在2023年上、下半年獲批上市,根據合作協議,貝達藥業需要在貝福替尼的銷售額符合約定條件時,向益方生物支付銷售里程碑款與提成費等。
貝福替尼的銷售額將間接影響到益方生物的收入情況,在26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科創板日報》向益方生物董事長、總經理王耀林詢問貝福替尼上半年的銷售情況,以及益方生物是否從中獲得提成等,對方以“具體內容涉及合作雙方公司的商業秘密”為由拒絕作出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在貝福替尼之外,我國另有多款三代EGFR-TKI獲批上市,包括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翰森制藥的阿美替尼、艾力斯的伏美替尼。在爭奪市場份額方面,貝福替尼并不具有領先的優勢。
《科創板日報》記者發現,雖然益方生物和貝達藥業沒有對外披露貝福替尼在上半年的銷售情況,但貝達藥業半年報顯示,2024上半年實現藥品收入14.86億元,這是包括貝福替尼在內合計5款藥物在內的銷售總額。相比之下,艾力斯的伏美替尼在上半年取得銷售收入15.56億元,超過貝達藥業藥品銷售。
貝福替尼與競品的差距,可能與其獲批上市時間和進醫保情況有關。同樣跟伏美替尼對比,伏美替尼治療NSCLC的二線、一線適應癥分別在2021年與2022年獲批上市,目前兩項適應癥均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貝福替尼不僅獲批時間晚于競品,且目前只有二線適應癥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不過,根據國家醫保局本月初公布的2024年國談初審名單,貝福替尼已經提交了“新增一線適應癥”的申報材料。王耀林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一般來說,藥品納入醫保對于產品放量有一定的作用。”
益方生物的另一款產品D-1553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權益,也已在2023年8月授予正大天晴。D-1533是國內首個自研并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KRAS G12C抑制劑,用于治療NSCLC、結直腸癌等。
根據協議,正大天晴除了最高向益方生物支付2.6億元首付款及研發里程碑款之外,還將在達到約定的銷售里程碑事件后,向益方生物支付最高2.9億元的銷售里程碑款項。2023年底,D-1533單藥治療NSCLC適應癥的NDA獲得受理,今年1月再獲優先審評資格。
除了貝福替尼與D-1533之外,益方生物還有D-0502、D-0120、D-2570在內的多個在研產品,然而多個適應癥的研發進度還處于I期、II期早期階段。意味著,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益方生物的收入仍將取決于貝福替尼,以及還未獲批的D-1533。
2024年上半年,益方生物研發投入合計2.09億元,同比下降11.93個百分點,由于收入銳減,研發占收入的比例上升至1404.61%,增加1108.10個百分點。截至上半年末,益方生物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8.82億元,去年同期為15.26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