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9 09:21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依法從嚴從重懲處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是維護資本市場秩序、有效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的重要保障。
◎記者 黎靈希
13.27億元巨額資金被離奇劃走,*ST威創(0.370,0.00,0.00%)及相關人員即將受到重罰。
9月18日晚,*ST威創公告,公司收到廣東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下稱“事先告知書”)。*ST威創及劉鈞、陸克平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已調查完畢,廣東證監局依法擬對公司及相關人員作出行政處罰及采取市場禁入措施。
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健康有序運行的基礎,是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的前提,是中國證監會監管執法的重中之重。新“國九條”明確,加強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監管。構建資本市場防假打假綜合懲防體系,嚴肅整治財務造假、資金占用等重點領域違法違規行為。
根據事先告知書,廣東證監局擬對*ST威創、相關董監高人員及擬收購方開出合計5670萬元的“罰單”,懲罰金額接近頂格。其中,擬對兩名“首惡”頂格處罰——對*ST威創實際控制人陸克平處以4項頂格處罰及終身市場禁入,對擬收購方劉鈞處以2項頂格處罰及終身市場禁入。另外,對陸克平兒子、時任*ST威創董事長陸宇處以1項頂格處罰及10年市場禁入。
從嚴從重頂格處罰“首惡”
依法從嚴從重懲處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是維護資本市場秩序、有效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的重要保障。
事先告知書顯示,*ST威創存在未按規定及時披露實際控制人變更情況、協議收購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公司發生變化事項、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情況、公司與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往來情況等多項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行為。
相關違法行為可追溯至2023年上半年。彼時,陽光集團實際控制人陸克平通過控制中數威科,決定*ST威創董事會成員半數以上成員的提名,進而取得*ST威創董事會控制權。
據事先告知書,陸克平不晚于2023年6月19日成為*ST威創實際控制人,但其未告知*ST威創相關情況。上市公司未按規定及時披露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情況。*ST威創2023年半年報披露“公司報告期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更”“本企業最終控制方是無實際控制人”,存在虛假記載。
2023年9月20日,陸克平實際控制的陽光集團與劉鈞實際控制的西嶺能源簽訂股權轉讓合作框架協議。根據該協議安排,西嶺能源將通過投資關系取得*ST威創控股股東中數威科的控制權,構成協議間接收購上市公司行為,西嶺能源實際控制人劉鈞構成收購人,且將在未來十二個月內成為*ST威創實際控制人。
根據相關規定,劉鈞成為*ST威創的關聯自然人。2023年9月28日至10月27日,劉鈞實際控制的*ST威創中信銀行(5.840,0.00,0.00%)賬戶與其本人控制的深圳博海產業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中信銀行賬戶發生資金往來。在未經過*ST威創內部資金審批的情況下,劉鈞擅自從*ST威創的銀行賬戶轉出資金約14.37億元,轉入資金約1.1億元。
事先告知書顯示,凈轉出的13.27億元被劉鈞用于償還個人債務,構成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占*ST威創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67.24%。*ST威創未按規定及時披露上述事項。
經查明,*ST威創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較多,且2023年半年報、三季報均存在虛假記載。陸克平、劉鈞等人是對*ST威創相關違法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綜合考慮上述情況,廣東證監局擬對陸克平和劉鈞采取多項頂格處罰舉措。其中,擬對陸克平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2200萬元罰款;擬對劉鈞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700萬元罰款。同時,廣東證監局擬對陸克平、劉鈞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逐條對照 單獨處罰“到位”
由于上述13.27億元資金一直下落不明,無法判斷該事項對財務報告的影響程度等原因,*ST威創董事會審計委員會未能過半數審議通過公司2023年年度財務報告及內部控制報告。這直接導致公司未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23年年報及2024年一季報、半年報。
此次廣東證監局開出的“罰單”不僅從重從嚴懲處“首惡”,還針對多項披露違法行為以及上市公司未按期披露定期報告進行單獨處罰。
例如,對陸克平的罰款中包括對其作為信息披露義務人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處以500萬元罰款,對其作為實際控制人處以1000萬元罰款,對其作為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責任人處以700萬元罰款。對劉鈞的罰款中則包括對其未履行收購事項報告義務處以500萬元罰款,對其作為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責任人處以200萬元罰款。
此外,廣東證監局擬對*ST威創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850萬元罰款。其中,針對公司未按規定及時披露實際控制人變更情況等行為,處以350萬元罰款;針對公司2023年半年報、2023年三季報存在虛假記載的行為,處以500萬元罰款。
事先告知書顯示,廣東證監局還對陸宇給予警告,并處以600萬元罰款,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ST威創時任總經理盧永勝等人分別處以50萬元至110萬元不等的罰款。
立體追責 全方位嚴防“一退了之”
自相關責任主體挪用公司13.27億元資金事件發生后,證監會火速對*ST威創及相關責任人立案調查。由于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ST威創于9月18日收到深交所作出的《關于威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
新“國九條”明確提出,健全退市過程中的投資者賠償救濟機制,對重大違法退市負有責任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高管等要依法賠償投資者損失。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通過持續強化自律監管、行政處罰、刑事追責、民事賠償等全方位立體式追責,讓違法者承擔應有的違法代價。
這意味著對于*ST威創相關責任主體而言,退市不會成為“免罰牌”。記者了解到,除面臨上述嚴厲的行政處罰外,*ST威創相關責任主體還將面臨刑事、民事追責。
據*ST威創5月30日公告,公司第二大股東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已經對劉鈞、陸克平等責任主體提起股東代位訴訟,廣州中院已受理代位訴訟。另據*ST威創6月28日公告,公司已就13.27億元資金被劃走事項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并獲受理。
業內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事先告知書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的違法事實及法律責任進行了認定。對于公司股票退市對投資者造成的損失,投資者可以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提起民事賠償訴訟,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