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30 14:13 | 來源:金融界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海銀行起訴追償的兩筆貸款,均發生在2018年,由寶能集團及多家關聯方,通過抵質押提供擔保。其中一筆未償還金額近39億元的貸款,姚振華本人也是擔保方之一。加上去年已起...
9月27日,上海銀行披露,已對深業物流和姚振華提起訴訟,追討高達74億元的逾期貸款。這一消息再次將寶能系的債務危機推到了風口浪尖。作為曾經的房地產大亨和金融資本大鱷,姚振華及其掌控的寶能集團如今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財務困境和信譽危機。
上海銀行起訴追償的兩筆貸款,均發生在2018年,由寶能集團及多家關聯方,通過抵質押提供擔保。其中一筆未償還金額近39億元的貸款,姚振華本人也是擔保方之一。加上去年已起訴的另一筆逾期貸款,深業物流在上海銀行的未償債務,總額已接近百億元。而今年上半年,該行凈利潤為129億元。
姚振華的債務深淵:從富豪榜到被執行人
曾幾何時,姚振華以1150億元的身家位列胡潤百富榜第四,風光無限。然而,短短幾年間,這位昔日的商界巨擘已淪為多次被執行人。這一巨大反差不僅反映了姚振華個人財富的急劇縮水,更折射出整個寶能系企業的經營困境。
2015年,因與萬科的“寶萬之爭”而名聲大噪的姚振華迅速積累了個人財富,在2016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姚振華位列第十位;同年的胡潤百富榜上,姚振華以1150億元的財富規模位列第四。
“寶萬之爭”后,姚振華與寶能系除了持有原本的房地產、保險等金融業務外,還通過舉牌、競拍等方式成為南寧百貨、韶鋼股份、中炬高新等多家A股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寶能系債務危機爆發以后,旗下多處物業資產、持股的多家上市公司股份都因債務糾紛而被強制拍賣或減持。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8月份,寶能系持有的韶能股份13.11%被強制賣出后,它對這家能源公司的持股占比由原本的19.95%降至6.84%,已不再是第一大股東;而經過多次強拍后,寶能同樣失去了中炬高新的第一大股東之位。
在償債危機的壓力之下,寶能系的資產拍賣變現仍在進行,姚振華也屢成被告。
深業物流:寶能系債務危機的縮影
根據上海銀行的公告,深業物流在上海銀行的貸款均有抵質押擔保,但此次上海銀行卻未披露抵押擔保物的具體情況。
公開信息顯示,深業物流為寶能系名下企業。該公司由深圳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鉅盛華”)持股74.09%,鉅盛華則控股股東為寶能集團,持股比例約為67.4%,后者則由姚振華直接持股99.9%。
深業物流的財務狀況可謂是整個集團債務危機的縮影。截至2022年底,深業物流的有息債務高達435億元,其中未清償的借款本金就達322.1億元。相比之下,公司賬面貨幣資金余額僅有7433萬元,流動性危機顯而易見。
此外,深業物流近年來持續虧損,且虧損金額不斷擴大。2022年全年虧損8.65億元,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增加至19.9億元。今年,深業物流還因未能按時披露2023年財務報表,多次受到監管部門的警示和處罰。這種財務混亂和信息不透明,無疑加劇了市場對寶能系企業的擔憂。
上海銀行的追討之路:風險與挑戰并存
上海銀行在公告中表示,已于2021年底將本次訴訟所涉兩筆授信納入不良。該兩筆授信有相應抵質押物且公司已充分計提了減值準備,預計該訴訟事項不會對公司的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產生重大影響。
然而總額超百億貸款本息逾期,對于上海銀行的經營及資產質量都將帶來不容小視的影響。
根據上海銀行發布的2024年半年報,今年上半年,上海銀行營收同比微降0.43%,為262.47億元,凈利同比略增0.88%,為129.68億元,寶能系深業物流上述違約貸款、擔保的金額占上海銀行上半年凈利潤七成有余。
根據深業物流的公開資料來看,上述貸款追討情況充滿風險。深業物流上述涉訴債務,并非直接通過貸款獲得。上海銀行稱,這兩筆貸款都是以認購信托的方式放款。數據顯示,該行信托類債權資產的質量不容樂觀。
由于未按時披露財報,深業物流目前的債務、經營狀況未知。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