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6 10:06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基金還沒上市凈值已跌破1,意味著投資者認購期間投入的資金鎖定一段時間后,不僅無獲益反而出現虧損。以泰康中證A500ETF為例,假如投資者認購100萬元,10月14日本金就已...
10月15日,首批十只中證A500ETF集體上市,多家基金公司出手自購,成為市場一大熱門話題。與此同時,10只產品上市前的凈值分化,也引起市場關注。
跟蹤同一指數產品、同日發行、同日上市,為何有的產品在上市前夕略有浮盈,有的卻出現虧損?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發現,指數產品雖基本上被動跟蹤指數變化進行調倉,但基金經理對于建倉時機的研判和決策也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凈值分化
上市前一日,10只首批中證A500ETF凈值表現出現較大分歧。單位凈值最高的華泰柏瑞中證A500ETF達1.0086,最低的泰康中證A500ETF僅為0.9512。有8只產品凈值在1以下。
基金還沒上市凈值已跌破1,意味著投資者認購期間投入的資金鎖定一段時間后,不僅無獲益反而出現虧損。以泰康中證A500ETF為例,假如投資者認購100萬元,10月14日本金就已縮水約4.88萬元。
對于基金凈值低于同批產品的情況,部分基金公司深夜向客戶致歉,并解釋稱:“因建倉期正值市場震蕩階段(同一交易日出現指數漲停和回調等極端情況),增加了建倉難度,組合也因建倉時點的略小差異導致凈值出現較大變化。”
建倉節奏是關鍵
“被動產品在操作中并非完全被動,在建倉節奏把握上,基金經理的判斷起著較為關鍵的作用。”有基金經理坦言,近日部分指數基金出現的凈值表現分化,可能與建倉節奏有關。
基金上市公告書中披露的數據顯示,上述十只中證A500ETF基金的建倉節奏確有較大差異。
根據基金合同要求,ETF成立之后,需在上市前完成建倉,即股票倉位不低于90%。上述十只基金,除了嘉實中證A500ETF成立于9月20日外,其余多只基金均成立于9月24日及之后。截至10月8日,該批產品中,股票倉位最高的達到98.78%,最低的僅44.87%,差距超過50個百分點。截至當日,尚未完成建倉的基金有7只。它們需要在后續4個交易日內完成建倉。
從收益看,10月8日倉位已超9成的基金,截至10月14日的凈值全部低于1。而當日倉位僅約五成的南方中證A500ETF、華泰柏瑞中證A500ETF,其上市前凈值均在1以上。建倉相對晚為部分基金贏得了更好表現。
不過,晚建倉并非一勞永逸之策。近日便不乏基金因“拖延癥”式建倉出現凈值的大幅偏離。例如,一只跟蹤中證全指公用事業的ETF產品,9月中旬成立后一直未能完成建倉,而在10月9日上市日期逼近之際,由于擔心漲停而無法買入完成建倉,選擇了在10月8日早盤一舉買入。隨后遇到市場回調,導致當天凈值跌破1,大幅跑輸指數。
業內人士認為,被動產品基金經理應更加重視提高基金的建倉能力,盡量將被動產品中的“不完全被動”要素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