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 15:4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0月28日,央行公告開展買斷式逆回購操作,采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有助于逐步替代MLF,實現更加靈活的流動性的投放,且央行在回購期間擁有相應債券...
宏觀:經濟指標改善,持續性仍待觀察
美歐等QE的經驗看,QE時期債市收益率的短期方向并不明確,更多以震蕩為主;除美國股市在QE期間整體保持上行態勢以外,其他國家的QE政策期間決定股債表現的關鍵因素仍是經濟基本面的情況;3季度GDP增速回落至4.6%(對應環比折年增長率3.6%),假設2024年GDP增速達到5%,需要4季度GDP增速達到5.4%(對應環比折年增長率9.6%)。從924一攬子增量政策以來的高頻數據看,當前新房和二手房銷售顯著回升,價格跌幅有所收窄,表明隨著購房者的實際利率從高位開始下降,有望支撐居民房貸企穩,但后續仍需要觀察實際利率下行的幅度和持續性;隨著以舊換新等政策的持續推進,當前居民消費也有持續好轉;但票據融資利率持續下行,反映整體信貸需求仍然低迷;價格方面,目前PPI跌幅也有望收窄。
貨幣政策:關注財政增量政策力度和投向
10月28日,央行公告開展買斷式逆回購操作,采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有助于逐步替代MLF,實現更加靈活的流動性的投放,且央行在回購期間擁有相應債券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將提高標的債券的流動性;同時,10月央行公開市場國債凈買入2000億元,買斷式回購和國債買賣均有助于提升央行對資金面和整體利率曲線的把控度。財政方面,若力度較大的方向仍在債務置換和房地產止跌回穩,則增量效果或相對有限,但年內至明年兩會前,仍然可能將持續博弈更多財政增量政策的出臺。
權益: 權益市場可以更樂觀一些
參考了美國歷次QE的情況和中國歷史上幾次比較大的政策轉向帶來的熊牛轉換,形成了一些結論。我們認為過去兩年A股市場整體調整時間較長,調整幅度較深,估值無論是跟歷史比還是跟全球比都很低,具備開展行情的必要條件;同時此輪政策力度很大,或能夠較大程度上扭轉對于經濟和權益市場的悲觀預期。前期市場上漲較快,但從上漲幅度來看并不夸張,可能具備一定持續性;在11月初三季報和美國大選兩個風險落地后,我們認為市場的風險偏好有一定概率能夠維持。方向上我們傾向于適度提高組合彈性,加大成長和科技的敞口。成長方向我們關注的包括拐點出現且政策扶持的新能源,訂單即將迎來恢復增長的軍工和醫藥,受益于AI浪潮的電子計算機等;我們也認為在經濟不斷刺激下經濟將會得到提振,部分順周期龍頭在此位置性價比較高,我們關注化工,交運,建材等領域的龍頭企業。
固收: 短端確定性較強,杠桿價值有望提升
從今年年底前到明年兩會期間,均處于國內外宏觀事件和政策博弈的密集區,而經濟基本面仍然處于底部持續恢復的階段,在此期間,股市和債市都可能偏震蕩。
現金/短債方面,央行買斷式回購和國債買賣均有助于提升央行對資金面把控力度,隨著資金價格中樞回到降息后的回購利率略偏上位置,資金面或將維持平穩,短債確定性有望提升。
利率債方面,短期內,利率進一步上行面臨弱現實+化債需要低利率環境的約束;利率進一步下行則面臨政策強預期+高頻數據有所好轉的制約,10年國債利率在2.1~2.2左右維持震蕩的概率較大;但考慮到當前10年國債利率與MLF利差處于歷次降息間歇期的較高水平,若預期后續仍將繼續降息,則當前位置10年國債具備一定配置價值;后續仍需關注財政發力情況和央行降準/買賣國債等情況。
信用債方面,信用利差繼續走闊,當前短端信用的確定性較強,5年左右的信用利差也已經回到年初水平,在利率震蕩的情況下,信用利差的修復可能將遵循短端快于長端、二永快于信用、高等級快于下沉品種的次序,但后續仍需密切關注股債表現和理財規模增長情況。
轉債方面,隨著風險偏好的提升,轉債配置價值有所提升,但仍需在關注正股基本面的同時,兼顧債底價值和估值安全性。
杠桿方面,隨著資金價格中樞回到降息后的回購利率略偏上位置,資金面可能維持平穩,曲線保持陡峭化,有利于提升杠桿價值。
大宗商品:原油寬幅震蕩、黃金中長期看漲
原油:寬幅震蕩(低供給、低需求、低庫存狀態)。
黃金:中長期看漲 (美元信用弱化、長期通脹抬升、政府戰略配置)。
匯率:人民幣匯率整體呈現區間內雙向波動。
(基金管理人對提及的板塊/行業不做任何推介,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或推介,不代表基金持倉信息或交易方向。投資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未來市場也不是過去的簡單重復;我國股市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證券市場發展的所有階段。上述觀點僅代表個人作出評論時的觀點,不是對證券價格的漲跌或市場走勢做趨勢性判斷,不作為任何操作建議或推薦,也不構成任何基金投資決策之必然依據。)
風險提示:本材料僅供參考,上述觀點僅為當前觀點,不代表對未來的預測,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也不構成未來中信保誠基金旗下產品進行投資決策之必然依據。如因為發布日后的各種因素變化而不再準確或失效,中信保誠基金不承擔更新義務。本材料并非意在提供金融信息服務或構成出售或購買任何證券或金融產品的要約邀請或宣傳材料,亦非有關任何公司、證券或金融產品的投資意見或推薦建議。本材料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已公開的資料,中信保誠基金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若本材料轉載第三方報告或資料,轉載內容僅代表該第三方觀點,不代表中信保誠基金立場。本材料可能含有非僅基于過往信息而提供之“前瞻性”信息,有關信息可能涵蓋預計及預測,但并不保證任何作出之預測將會實現。讀者需全權自行決定是否依賴本文件所提供的信息。本材料版權歸中信保誠基金所有,未獲得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對本材料內容進行任何形式的發布、復制。如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為“中信保誠基金”,且不得對本材料中的任何內容進行有違原意的刪節和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您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投資人自行承擔任何投資行為的風險與后果?;疬^往業績不代表未來,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鸸芾砣顺兄Z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基金不保證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和本金安全。投資前請認真閱讀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和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