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15:09 | 來源:長江商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年來,未名醫藥業績并不理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5億元,同比下降6.99%;凈利潤1462.63萬元,同比下降50.78%。...
當前,未名醫藥業績并不理想,公司還在轉讓盈利資產。
11月19日晚間,未名醫藥(002581.SZ)公告顯示,公司第四次掛牌轉讓參股公司營口化工26.8380%股權成功,轉讓價格為7402.54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數據顯示,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營口化工凈利潤分別為932.85萬元和994.39萬元,屬于盈利資產。
而且,長江商報記者發現,營口化工轉讓價格較首次掛牌價格打了約7.6折,而且相對于公司凈資金,轉讓價格折價約18%。
近年來,未名醫藥業績并不理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5億元,同比下降6.99%;凈利潤1462.63萬元,同比下降50.78%。
然而,未名醫藥銷售費用依然高企,2024年前三季度達1.91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61%。
不僅如此,未名醫藥研發費用還在下降,前三季度僅有1776.21萬元,降幅達54.11%。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9年期末至2023年期末,未名醫藥研發人員分別有101人、99人、95人、73人和51人,4年減少約一半。
同時,自2016年以來,也就是未名醫藥借殼上市后,公司再未進行過分紅,至今已有9年。
折價18%轉讓盈利參股公司
11月19日晚間,未名醫藥發布公告顯示,于2024年7月31日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擬以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參股公司股權的議案》。為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產質量、提高運營效率,公司擬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通過公開掛牌方式出售公司全資子公司山東未名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未名天源”)持有的營口營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營口化工”)26.8380%股權。
未名醫藥介紹,公司分別于2024年9月12日至2024年11月13日期間,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進行了四次轉讓參股公司股權事項的信息公示及掛牌出售。
截至目前,未名天源所持有的營口化工26.8380%股權第四次掛牌日期屆滿,公司收到山東產權交易中心通知,本次掛牌轉讓共征集到1個符合受讓條件的意向受讓方。
經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審核及公司對受讓方資格確認,因營口化工股東營口至同化工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放棄本次股權轉讓所享有的優先購買權,確定由營口盛海投資有限公司(簡稱“營口盛海”)與廣東美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聯新材”)組成的聯合購買體符合受讓條件要求。
近日,未名天源與營口盛海、美聯新材、營口化工就本次擬轉讓參股公司股權事項簽署了《關于營口營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轉讓價格為7402.54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營口化工首次掛牌的價格為9804.68萬元。隨后兩次,公司掛牌底價分別調整為8824.21萬元和7843.75萬元。
總體來看,營口化工的轉讓價格較首次掛牌價格打了約7.6折。
不僅如此,截至2024年上半年底,營口化工總資產達5.73億元,總負債達2.37億元,凈資產達3.36億元。
因此,對比凈資產,營口化工的轉讓價格折價約18%。
資料顯示,營口化工系營口盛海于2017年2月認繳出資設立,出資金額為1000萬元。
2019年,營口盛海引入美聯新材、未名天源和營口至同三名新股東。
一系列增資和股權轉讓的操作后,美聯新材持有營口化工36.5%的股權,為該公司控股股東。
實際上,營口化工還屬于盈利資產。數據顯示,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46億元和1.4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32.85萬元和994.39萬元。
未名醫藥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不再持有營口化工股權。本次交易符合公司目前經營情況及發展戰略規劃,有利于優化資產結構。
前三季研發費降54.11%
未名醫藥(原廈門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是北京大學和廈門市在生物醫藥科技領域合作的結晶,是北大未名集團旗下生物制藥領域的核心企業。
作為一家醫藥制造業企業,未名醫藥近年的業績表現并不理想。
未名醫藥主要業務為醫藥制造及CDMO生物制藥代研發、代生產服務,2015年9月借殼萬昌科技上市。
2016年,未名醫藥營業收入達12.65億元,凈利潤達4.18億元,均為歷史最高水平。
然而,從2017年開始,未名醫藥的業績持續下滑。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未名醫藥營業收入分別為11.62億元、6.65億元、5.68億元和2.77億元,4年間減少78.1%;凈利潤分別為3.87億元、-1.04億元、6338.35萬元和-1.96億元,陷入“饑一頓飽一頓”模式。
2021年至2023年,未名醫藥營業收入分別為4.03億元、3.57億元和4.3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5.47%、-11.33%和20.36%;凈利潤分別為2.71億元、-1468.03萬元和-3.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8.31%、-105.42%和-2164.66%,業績表現十分不穩定,而且連續兩年虧損。
2024年前三季度,未名醫藥實現營業收入3.15億元,同比下降6.99%;凈利潤1462.63萬元,同比下降50.78%。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未名醫藥銷售費用雖在下滑,但占營收比例卻不低。
2020年,未名醫藥銷售費用達2.86億元,超過了當年營業收入。
2021年至2023年,未名醫藥銷售費用分別為3.45億元、2.92億元和2.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64%、-15.31%和-1.43%,分別占同期營業收入約86%、82%和67%。
2024年前三季度,未名醫藥銷售費用達1.91億元,同比下降10.66%,占同期營業收入61%。
與此同時,未名醫藥研發費用也不穩定。
2024年半年報中,未名醫藥表示,公司加強研發團隊管理,打造專業化、能力全面、架構完善的研發團隊。
2021年至2023年,未名醫藥研發費用分別為3843.81萬元、2728.90萬元和5979.9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2.03%、-29.01%和119.13%。
2024年前三季度,未名醫藥研發費用達1776.21萬元,同比下降54.11%。
2019年期末至2023年期末,未名醫藥研發人員分別有101人、99人、95人、73人和51人,4年減少約一半。
2011年5月上市后,未名醫藥累計分紅5次,累計分紅金額為2.55億元。而且自2016年以來,也就是未名醫藥借殼上市后,公司再未進行過分紅,至今已有9年。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