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9 08:58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引進來”與“走出去”政策措施并舉,在吸引眾多全球金融機構加快布局中國市場的同時,我國公募基金公司也積極“出海”,探索全球化投資路徑,為全球...
本報記者方凌晨
近日,證監會網站顯示,華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柏瑞基金”)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以下簡稱“香港”)設立華泰柏瑞資產管理(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柏瑞國際”)獲證監會核準批復。又一家公募機構獲批設立香港子公司。
批復文件顯示,證監會核準華泰柏瑞基金以自有資金在香港設立華泰柏瑞國際,注冊資本為1億港元。并要求華泰柏瑞基金應當自該批復下發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華泰柏瑞國際的注冊登記工作。華泰柏瑞國際的注冊登記等事項,應當遵守香港有關法律規定和監管要求。
同時,證監會提出,華泰柏瑞基金應當按照國家外匯管理部門和證監會有關規定,建立完備的外匯資產負債風險管理系統,依法辦理外匯資金進出相關手續。同時,華泰柏瑞基金應當充分履行股東職責,依法參與華泰柏瑞國際的法人治理,健全對華泰柏瑞國際的風險管控,形成權責明確、流程清晰、制衡有效的管理機制。
公開信息顯示,華泰柏瑞基金于2023年10月份提交了在境外設立子公司的申請,并在今年1月份收到證監會反饋。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提出了兩方面要求,一是要求華泰柏瑞基金對境外子公司管理架構進行補充說明,包括但不限于部門設置、客戶盡職調查與適當性管理相關制度安排等;二是要求其適時補充提交公司2023年度經審計的財務報表。而在提交申請一年多后,華泰柏瑞基金獲批設立華泰柏瑞國際。
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引進來”與“走出去”政策措施并舉,在吸引眾多全球金融機構加快布局中國市場的同時,我國公募基金公司也積極“出海”,探索全球化投資路徑,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多元化、便利化的投資渠道。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也成為不少公募機構“出海”選擇的重要一步,相關布局動向接連不斷。例如,2023年3月份,睿遠基金香港子公司——睿遠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正式開業;2023年7月份,嘉實基金獲準在香港設立嘉實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此外,還有部分公募機構正在申請設立境外子公司過程中。據證監會12月6日發布的最新審批情況,朱雀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創金合信基金、廣發基金四家公募正在排隊申請設立境外子公司,目前進展不一。
除了在境外設立子公司,公募機構也積極申請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資格,布局QDII業務。截至12月6日,方正富邦基金、中金基金、信達澳亞基金、安信基金、諾德基金、銀河基金等9家公募機構申請QDII業務資格的審批“進度條”在持續推進中。
對此,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募機構積極‘出海’,不僅可以開拓國際市場,挖掘新的業務增長點,為公募機構帶來新的業務增長機會,還可以增強公募機構在全球范圍資產配置的能力,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產品和服務,更好滿足境內外投資者多元化投資需求。同時,公募機構‘出海’,有利于講好中國故事,吸引海外長期資金投資中國市場。此外,隨著我國金融業高水平開放不斷深化,公募機構加快國際業務布局,擴大在國際市場的參與度和影響力,也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中國公募行業的國際化水平。”
不過,公募機構布局國際化業務的同時,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田利輝認為,公募機構在布局海外業務時需要提升國際投研能力、合規風控能力、產品創新能力、品牌營銷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具體而言,公募機構需要強化國際投研團隊的建設,提升對國際市場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公募機構還需要適應復雜的海外監管環境和不同的文化差異,建立完善的合規風控體系,以有效防范各類風險。同時,公募機構需要加強跨文化溝通能力,加強品牌建設和營銷工作,提升公司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并結合當地市場投資者的需求,積極拓展完善產品線,增強產品業務創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