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0 11:18 | 來源:新浪證券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開資料顯示,欣諾通信是一家面向通信領域提供網絡通信及網絡安全產品解決方案的企業,網絡通信產品包括光網絡產品和數據通信產品,網絡安全產品包括數據鏈路采集產品和公...
12月5日,高凌信息(21.110,0.00,0.00%)披露重組停牌公告,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欣諾通信71.98%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公司股票自12月6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5個交易日。此外,公司將在停牌后與欣諾通信其他股東進一步協商購買其他股東合計持有欣諾通信的28.02%股權,以實現對欣諾通信100%股權的控制。此前,公司曾表示將積極關注和跟進外延并購。
今年前三季度,高凌信息業績“大變臉”,營收同比下降38.05%,扣非后歸母凈虧損6602.92萬元,虧損同比擴大748.72%。高凌信息在最艱難的時刻展開并購,將提振業績的期待放在了欣諾通信身上,而后者也將因此曲線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欣諾通信是一家面向通信領域提供網絡通信及網絡安全產品解決方案的企業,網絡通信產品包括光網絡產品和數據通信產品,網絡安全產品包括數據鏈路采集產品和公共互聯網安全治理系統。
欣諾通信于2023年6月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科創板上市,原計劃募資6.09億元,將用于網絡通信及網絡安全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今年6月,欣諾通信終止IPO并撤回申請文件。
2020年至2022年,欣諾通信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2億元、4.13億元和5.76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520.52萬元、1800.00萬元和5529.13萬元。按業務結構來看,網絡通信產品的收入貢獻率分別為54.58%、66.95%和57.03%,網絡安全產品的收入貢獻率分別為40.22%、30.46%和40.95%。
作為一家擬上市科創板的企業,欣諾通信的研發能力備受市場質疑。
欣諾通信對中國電信(6.740,0.01,0.15%)、中國移動(106.700,-0.59,-0.55%)等電信運營商存在重大依賴。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中國電信及中國移動一直為公司的前兩大客戶,其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合計比例分別為46.79%、55.57%、71.58%和89.91%,整體呈上升趨勢。
以中國移動2023年至2024年5G無線主設備(2.6GHz/4.9GHz)集中采購(公開招標部分)和5G700M無線網主設備集中采購(公開招標)為統計口徑,華為和中興已占據網絡通信設備行業90%的市場份額。在“大象”面前,欣諾通信的核心競爭力并不突出,市場空間及發展前景不甚理想。
2020年至2022年,欣諾通信研發費用分別為4792.79萬元、6486.92萬元及7418.32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21.78%、15.70%、12.88%。同期,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17.27%、16.95%、18.19%??梢钥吹?,欣諾通信研發費用率持續走低,且2021年、2022年兩年研發費用率均低于行業均值。
欣諾通信研發團隊整體質量也不高。截至2023年6月底,欣諾通信的研發人員中,學歷為本科及本科以下的占比為88.04%,較高學歷的研發人員占比僅一成。專業構成方面,非通信相關專業的占比達23.44%。工作年限上看,0~5年工作經驗的占比達45.93%。
不僅如此,欣諾通信還曾因專利權糾紛與華為“對簿公堂”。
2022年3月及2023年1月,華為先后兩次通過郵件,提出欣諾通信OTN產品及PON產品涉嫌侵權華為的80件專利,前述產品2020年至2022年收入合計占比為23.32%、13.99%和16.32%。2023年6月,雙方約定交叉許可(金麒麟分析師),欣諾通信自2023年開始向華為支付許可費。
因為業績嚴重依賴電信運營商,欣諾通信應收賬款余額急速攀升,經營活動資金出現“大窟窿”。2020年至2022年,欣諾通信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5471.79萬元、10384.09萬元及19218.67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3.88%、17.28%及25.7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596.33萬元、-5942.37萬元及-12110.93萬元,運營資金的窟窿成倍放大。
欣諾通信披露的銷售額與客戶披露的采購額數據“打架”。欣諾通信2021年的第五大客戶為九博股份,向其銷售金額為1896.21萬元,而九博股份2021年報披露向公司的采購金額為1435.61萬元。欣諾通信方面稱,上述差異主要系雙方入賬時間差異導致,公司收入確認時點及金額準確。
盈利不夠理財來湊 上市兩年業績“大變臉”
高凌信息2022年3月15日于科創板上市,主要從事軍用電信網通信設備、環保物聯網應用產品以及網絡與信息安全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主營業務主要面向國防單位、政府單位和科研院所等。
上市前后,高凌信息經營業績宛如坐上了過山車,波動幅度之大極不正常。
IPO申報期間,高凌信息業績增勢強勁,2019年至2021年,營收從2.52億元增長至4.95億元,幾乎翻了一倍;凈利潤從0.4億元增長至1.18億元,近乎翻了三倍。
上市后,高凌信息經營業績一改上市前的高速增長,營收及凈利潤逐年下降且降幅持續擴大。2022年,營收增速大幅放緩,從兩位數降至不到5%,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腰斬”。2023年,營收首次發生下滑,同比降幅超三成,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甚至不及2022年的三分之一。今年前三季度,營收為1.18億元,同比下降38.05%;凈虧損6602.92萬元,虧損同比擴大748.72%。
按業務結構來看,2024年1-6月,軍用電信網通信設備收入同比大降86.68%,僅1504.41萬元,2023年同期為1.13億元,收入占比從68.44%降至18.26%。與之相對的,網絡內容安全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7.34%至2650.22萬元,一舉成為第一大業務。環保物聯網應用業務收入為2626.49萬元,僅次于網絡內容安全業務,收入占比從18.56%上升至31.88%。
公司表示,“前三季度業績下滑主要原因在于2023年度新增合同額減少,導致2024年整體可驗收業績承壓;第三季度原本期待的部分維修器材訂貨任務也未能在季度初下達,從而導致可進入第三季度驗收階段的項目更少,因此呈現額度的下滑”。軍工通信業務下滑,主要受軍隊體制改革的影響,采購需求落地滯緩。
高凌信息IPO原計劃募資15億元,實際募資總額12億元,募集資金凈額11.1億元,分別用于內生安全通信系統升級改造項目、通信網絡信息安全與大數據運營產品升級建設項目、生態環境監測及數據應用升級項目、內生安全擬態防御基礎平臺建設項目、內生安全云和數據中心研制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2023年7月,公司對上述募投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時間進行延期,最長的延期了兩年半。今年9月,公司對生態環境監測及數據應用升級項目的實施內容、投資規模進行調整,并再次延期至2027年12月。
截至今年6月底,上述募投項目投資進度分別為26.36%、20.27%、20.45%、9.28%、13.94%和0.00%,進展十分緩慢。
與此同時,高凌信息卻“不務正業”,極其熱衷投資理財。
2022年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投資凈收益分別為1655.39萬元、2976.74萬元和2612.53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72.13%、79.82%和50.32%,分別占當期凈利潤的18.81%、64.82%和-78.78%。若扣除投資凈收益及其他收益(主要系政府補助),各期凈利潤分別為5865.09萬元、685.34萬元和-7448.24萬元,盈利質量堪憂。
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系結構性存款和可轉讓大額存單)、其他非流動資產(主要系大額存單)余額分別為9.32億元和3.06億元。
限售股剛一解禁 大股東“急不可耐”紛紛減持套現
高凌信息發行價51.68元/股,但因無基本面支撐,公司股價上市首日即破發,股價最低跌破過15元/股(后復權)。截至今年12月6日收盤,公司股價21.11元/股,仍處于破發。
自2023年3月高凌信息一年期首發限售股解禁后,其原始股東便在持續套現。
今年9-10月,高凌信息接連披露了三份減持計劃公告。計劃減持的股東包括漢虎納蘭德、中電科國元直投壹號、深圳科微和嘉興戰新。其中,漢虎納蘭德的持股比例已由高凌信息上市之初的8.97%降至最新的3.6%。
2025年3月和9月,高凌信息三年期首發限售股即將解禁,股價再添壓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