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2 11:17 | 來源:長江商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調查發現,一些藥品存在兩套價格,即底價和開票價,藥企先把藥品按開票價銷售給經銷商,再由經銷商銷售給醫療機構,交易完成后藥企再把開票價與底價之間的差價返還給經銷商...
“一藥雙價”,悅康藥業(688658.SH)是否卷入其中?公司的一紙降價公告,或從側面證實了這一猜疑。
2024年12月30日晚,悅康藥業發布公告,回應了近期“一藥雙價”事件。
悅康藥業公告稱,國家醫療保障局(簡稱“國家醫保局”)辦公室下發的《關于對個別藥企虛開發票制造“兩套價格”問題進行關注的函》(以下簡稱“《關注函》”),涉及公司產品“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公司申請優化調整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產品價格,并承諾將該產品全國掛網價格由24.1元/支、18.14元/支(部分省份集采中標價格)統一調整為11.2元/支。
悅康藥業稱,公司未指導及要求通過經銷商抬高掛網價格、實施不正當營銷行為。
悅康藥業的經銷商是否存在“一藥雙價”行為?公司對此未明確回應。
悅康藥業的推廣費偏高備受市場質疑。在此次公告中,公司未回應巨額推廣費去向。
近2個月,悅康藥業股價加速下跌,跌幅逾40%。
核心產品申請降價約50%
回應“一藥雙價”事件,悅康藥業主動申請對核心產品大幅降價。
12月2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注函》,其中提到一款名為“銀杏葉”的藥品,底價每支8.5元,售價每支25.28元,醫生每使用1支可提成4元。
國家醫保局公眾號上發文稱,堅決反對“一藥雙價”“帶金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并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醫保局認真排查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頭孢唑肟鈉注射液、水解蛋白口服溶液等涉案產品是否存在類似問題,盡快摸清掛網價格底數。
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是悅康藥業的核心產品之一。2021年,悅康藥業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銷量近1.5億支,同比增長44.32%。
針對《關注函》,悅康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主動與事發所在地醫療保障局進行了溝通,申請優化調整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產品價格,并承諾將該產品全國掛網價格由24.1元/支、18.14元/支(部分省份集采中標價格)統一調整為11.2元/支。
掛網價格24.1元/支、18.14元/支,統一調整為11.2元/支,據此計算,降價幅度分別達53.53%、38.26%。
悅康藥業還表示,后續,公司將積極參與國家藥品集采工作。未來,公司還將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等醫保局、醫藥集采機構對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產品掛網價格進行調整。
此前,有報道稱,調查發現,一些藥品存在兩套價格,即底價和開票價,藥企先把藥品按開票價銷售給經銷商,再由經銷商銷售給醫療機構,交易完成后藥企再把開票價與底價之間的差價返還給經銷商,巨大的價格差通過虛開發票手段洗白并提現,成為不法經銷商牟利和商業賄賂的資金來源,導致部分藥品價格從源頭就虛高。
對此,悅康藥業在回應公告稱,公司始終堅守國家法律法規及醫保政策紅線,秉持合法合規的經營理念,未指導及要求通過經銷商抬高掛網價格、實施不正當營銷行為。
對于這一說法,分析人士稱,悅康藥業的經銷商是否存在“一藥雙價”行為,公司的公告并未明確,但也沒有否認。公司主動大幅度降價行為,似乎又坐實了“一藥雙價”的說法。據此判斷,公司的經銷商可能存在“一藥雙價”的銷售行為。
股價下跌業績將承壓
核心產品大幅降價,悅康藥業的經營業績將承壓。
悅康藥業披露稱,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主要用于腦部、周圍血流循環障礙,包括急慢性腦功能不全及其后遺癥、耳/眼部血流及神經障礙、周圍循環障礙疾病。該產品能夠清除體內過多自由基,調整循環系統,改善血液動力學,對組織有保護作用。
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是悅康藥業的核心產品。根據悅康藥業招股書,2017年,公司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銷售收入為4.1億元,公立醫院銷量占比達到74.90%。2018年、2019年,該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10.4億元、11.28億元,公立醫院銷量占比分別為80.44%、83.36%。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銷售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16.20%、26.66%、27.14%、32.98%。
近幾年,悅康藥業未具體披露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的銷售狀況。該產品歸屬于心腦血管類產品,2022年、2023年,心腦血管類產品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0.68%、63.27%。
2024年前三季度,悅康藥業實現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9.92億元、2.10億元,同比增長1.15%、37.73%。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42億元、0.91億元,同比增長37.47%、266.37%,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對此,公司解釋,心腦血管類產品、消化道類產品銷量增長,銷售費用減少,使得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針對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降價,悅康藥業表示,預計公司將面臨營業收入、毛利率下降等風險。從長遠視角來看,價格降低有利于提升藥品可及性,進而激發終端市場對藥品需求的上揚態勢。價格調整對藥品銷售量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調價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最終以公司后續披露的定期報告為準。
值得一提的是,悅康藥業的推廣費高企,受到市場質疑。
2020年至2023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20.16億元、23.27億元、19.78億元、17.67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46.46%、46.86%、43.55%、42.11%,均超過40%。這四年,銷售費用合計為80.88億元。
銷售費用中,市場宣傳推廣費是絕對主力。2021年、2022年,公司推廣費分別為22.96億元、19.36億元,約占當期銷售費用的98.80%、97.88%。
粗略估算,2020年至2023年,公司市場宣傳推廣費合計超過79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市場宣傳推廣費有明顯減少。
四年合計接近80億元的市場宣傳推廣費,具體投向了何處?對此,悅康藥業沒有回應。
二級市場上,近2個月,悅康藥業股價加速下跌,跌幅逾40%。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