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15:53 | 來源:長江商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宋劍銳在掌舵立霸股份期間,公司盈利能力產生波動。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為1.10億元,同比下降82.06%。
宋劍銳被“越級”提拔后,又突然辭職。
1月12日晚間,立霸股份(603519.SH)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宋劍銳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家庭原因,宋劍銳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
長江商報記者發(fā)現,2023年4月起,宋劍銳從立霸股份總經理助理一職,“越級”成為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不過,宋劍銳擔任公司“一把手”至今不足兩年。
宋劍銳在掌舵立霸股份期間,公司盈利能力產生波動。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為1.10億元,同比下降82.06%。
值得注意的是,立霸股份此前表示,因未能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yè)復審認定,2024年將不再享受15%企業(yè)所得稅收優(yōu)惠政策,而是重新以25%計提企業(yè)所得稅。
按照立霸股份公布的數據,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其研發(fā)費用占營業(yè)收入比例分別為3.1%、3.3%、3.2%和3.1%。研發(fā)費用占比達到規(guī)定要求。
一位行業(yè)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除了研發(fā)費用占比要求外,未能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yè)可能是證明材料不清晰、數據不一致?、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缺乏?等原因。
宋劍銳因家庭原因辭職
立霸股份2015年3月上市,目前公司主要為國內外知名家電整機企業(yè)提供家電外觀用復合材料,具備較強的技術研發(fā)、新品推廣和客戶服務優(yōu)勢,是國內知名的家電用復合材料主要生產廠商之一。
1月12日晚間,立霸股份發(fā)布公告顯示,公司收到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宋劍銳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
立霸股份表示,因家庭原因,宋劍銳申請辭去立霸股份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總經理職務,同時一并辭去董事會戰(zhàn)略委員會、提名委員會的相關職務,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截至本報告披露之日,宋劍銳未直接或間接持有公司股份。
一位資產管理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因“家庭原因”辭職,一般情況下為家中出現緊急情況、需要照顧家人、處理家庭事務等,“上市公司在公告中如此表述,也是在暗指其離職與公司經營理念等未產生重大分歧和矛盾。”
個人簡歷顯示,宋劍銳1977年9月出生,2001年3月起從事采購供應鏈方面的工作,曾在海信家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yè)工作,2022年9月入職立霸股份擔任總經理助理一職。
2023年4月起,宋劍銳從立霸股份總經理助理一職,“越級”成為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不過,宋劍銳擔任公司“一把手”至今不足兩年。
立霸股份年報顯示,宋劍銳2022年和2023年稅前報酬分別為20.31萬元和63.29萬元。
2024年前三季凈利驟降82.06%
值得注意的是,宋劍銳在掌舵立霸股份期間,公司盈利能力產生波動。
2022年和2023年,立霸股份營業(yè)收入分別為14.16億元和15.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74%和7.61%;凈利潤分別為5.65億元和6.4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3.95%和13.33%。
到2024年,立霸股份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12.28億元,同比增長15.56%;凈利潤1.10億元,同比下降82.06%。
單看扣非凈利潤,2022年和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立霸股份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07億元、1.03億元和1.0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7%、-3.43%和25.23%。
分季度來看,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立霸股份營業(yè)收入分別為3.93億元、4.25億元和4.1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29%、9.56%和1.90%;凈利潤分別為3158.67萬元、4452.11萬元和3424.4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86.98%、-89.54%和164.43%;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107.78萬元、3997.60萬元和3413.1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7.28%、32.12%和9.77%。
按季度來看,立霸股份在進入2024年后,公司實際盈利能力出現回暖。
被踢出高新技術企業(yè)行列
盈利能力出現波動,立霸股份還被踢出高新技術企業(yè)行列。
2024年三季報顯示,立霸股份此前收到的由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江蘇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江蘇省稅務局聯合頒發(fā)的《高新技術企業(yè)證書》,發(fā)證時間為2021年11月30日,有效期三年。根據相關規(guī)定,公司自通過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后連續(xù)三年(即2021年至2023年)將繼續(xù)享受高新技術企業(yè)的相關優(yōu)惠政策,即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yè)所得稅。
立霸股份表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底,因未能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yè)復審認定,公司2024年將不再享受15%企業(yè)所得稅收優(yōu)惠政策,而是重新以25%計提企業(yè)所得稅。
按上述稅率調整后,影響立霸股份當期2024年1—9月份凈利潤金額為988.34萬元,占2023年度經審計合并報表中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的1.54%,未對公司2024年度業(yè)績造成重大影響。
立霸股份表示,公司將繼續(xù)開展2025年度高新技術企業(yè)資格認定的申報工作。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管理辦法》規(guī)定,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yè),研發(fā)費用占收入的比例不得低于3%。
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立霸股份研發(fā)費用分別為4924.11萬元、4680.32萬元和4877.3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0.46%、-4.95%和4.21%,分別占同期營業(yè)收入的3.1%、3.3%和3.2%。
2024年前三季度,立霸股份研發(fā)費用達3806.75萬元,同比增長10.84%,占同期營業(yè)收入3.1%。
按照立霸股份公布的數據,公司研發(fā)費用占比達到規(guī)定要求。
一位行業(yè)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除了研發(fā)費用占比要求外,公司未能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yè)可能是證明材料不清晰、數據不一致?、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缺乏?等原因。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