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明星企業”轉讓保險公司股權 回歸主業、降低負債率
近段時間,多家保險公司的股權擬進行轉讓,其中九鼎集團、萬達集團等幾家“明星企業”更是備受關注。
銀行年報序幕拉開:首份銀行業績快報透露了什么?
銀行是實體經濟的一面鏡子,銀行的業績還能保持否?實體經濟究竟如何?1月3日晚間,平安銀行(000001SZ)發布了2018年業績快報,營收與凈利的增長速度都保持了進一步上揚,并沒有受到經濟悲
邁瑞醫療回應解約事件:不存在為上市造勢 公司業務發展符合預期
邁瑞醫療(300760,SZ)與2018年秋招的200多名應屆畢業生解約的事件在網絡發酵。
多家銀行否認房貸利率打折 成都首套房上浮15%仍是主流
1月3日,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成都并未出現銀行首套房貸利率打折的情況,多數銀行普遍執行首套房貸利率上浮15%的政策。
去年保險業留四大“懸疑” 今年答案不會空白!
?新的一年已經開始。對于保險業而言,2018年留下了幾大疑問,而這些疑問極有可能在2019年得到解答。
證監會對三宗違法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近日,證監會披露2份對投資機構的處罰決定書。因操縱股價,藍海思通、雅利資產被證監會處罰。
紫金礦業擬增發最高募資80億元 市場“誤讀”市值一日蒸發逾60億元
國內最大的黃金公司紫金礦業在2019年開年之際,就遇上了糟心事。
2019年新三板投資策略:尋找制度紅利釋放下的機會 聚焦新興“隱形冠軍”
盡管2018年新三板掛牌企業規模不斷收縮,但新三板六年的發展過程中在培育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方面功不可沒。
上市險企開門紅產品戰看點:特意推新轉向升級保障
2018年已經收官,2019年1月份的開門紅“產品戰”已經到來。
第三方支付罰單與緊箍咒齊飛 常態化、大額化是特點
根據網貸天眼不完全統計,截至去年12月底,央行對支付機構開出罰單近140張,累計罰單總額將近21億元。
開盤:兩市大幅低開滬指跌0.74% 僅高送轉板塊飄紅
申萬宏源(4150,002,048%)證券認為,客觀地分析當下市場,同樣不能忽略潛在的機會,未來一個階段,三個有利因素有望支撐A股市場。
A股回購熱潮新年更澎湃 開年三天5公司披露回購預案
新年伊始,上市公司回購股份依然熱情似火。
囤棉花期貨浮虧7108萬 百隆東方回應:暫在可控范圍內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棉花期貨持倉合約根據2018年最后一個交易日結算價計算,形成浮虧710874萬元,由此將減少公司2018年度稅前利潤710874萬元,對公司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股東角力持續 退出達潤合資項目的貝因美何去何從?
自去年初的“逼宮”事件發生后,貝因美股東矛盾正式公開化,恒天然未來是否會退出貝因美的問題一直是市場焦點。
方正科技子公司客戶真實性存疑 稱正邀請第三方核查
繼方正科技(2530,000,000%)(維權)遭市場質疑因完不成對賭協議虛構交易,疑似虛增收入以來,公司以“正在聘請第三方核查子公司”為由,延遲了回復交易所的問詢函。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