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9/0104/20190104095139850.jpg)
1月2日晚間,色紡行業上市公司百隆東方(601339,SH)發布公告,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棉花期貨持倉合約根據2018年最后一個交易日結算價計算,形成浮虧7108.74萬元,由此將減少公司2018年度稅前利潤7108.74萬元,對公司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1月3日,百隆東方股價受此消息影響盤中一度跌停。截至當天收盤,股價大跌4.67%。
不過,對于該消息,百隆東方董秘華敬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近期多重因素影響,國內棉花期貨價格出現連續下跌,但根據百隆東方在行業經營多年的經驗看來,對于整體市場,公司依然抱看多的態度。
回應浮虧:暫時在可控范圍內
資料顯示,百隆東方主營業務為色紡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8年前三季度,百隆東方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5億元,也就是說,上述逾7100萬元的浮虧,占百隆東方2018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約15%。
資料顯示,百隆東方作為國內最早進入色紡紗行業的企業之一,在棉花期貨上一直持續投資。
2018年5月,公司董事會就曾再次審議通過2018年度開展棉花期貨套期保值操作的決定,根據公告,2018年度公司計劃期貨交易總規模不超過10萬噸。且交易只限于從事生產所需原材料棉花期貨交易,是為充分利用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盡可能減少因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正常經營產生的影響。
不過,從近年業績報告來看,這種操作之前也曾給公司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賬面浮虧。2017年報顯示,公司期末持有少量棉花期貨持倉合約,期末持倉浮動盈虧為負9萬元。
2018年中報顯示,百隆東方期末持有棉花期貨合約4600手,期末持倉浮動盈虧為負197.95萬元。
2018年三季報,百隆東方沒有繼續披露棉花期貨的倉位和盈虧情況,但在解釋“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大幅增長時(從2017年末的978.26萬元大幅增長至2018年三季度末的5489.35萬元),公司解釋道:主要系期末期貨合約公允價值變動影響所致。
對于此次浮虧,華敬東對記者表示,因為期貨有對手盤,目前不方便公開持倉數量,但上半年董事會授權10萬噸的交易量,公司持有數遠遠低于上限,同時公司一年棉花用量超過30萬噸,(浮虧)相對于對公司的經營沒有大的影響,暫時在可控范圍內。
說未來:相信長期走勢有望回調
不過,作為色紡行業的經營大戶,記者注意到百隆東方的生產成本主要包括棉花、能源和人工等,其中棉花是百隆東方生產成本的核心,2018年中報顯示,據統計公司的棉花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重為70%左右。顯然,棉花價格的持續不穩或將對公司未來經營利潤方面帶來較大影響。
華敬東對此表示:“我們認為,去年下半年以來,綜合因素造成棉花期貨價格的持續下降。但(要看到)一方面,從多年的生產經營經驗來看,未來市場的長期走勢依然有望回調,目前棉花期貨市場的價格比現貨市場明顯要低;另一方面來看,我們期貨價格虧損幅度不是太大,而且目前商品尚未交割,一切仍是賬面數據,實際情況仍不好說。”
記者注意到,去年下半年來,棉花價格自去年8月以來從最高位18335元/噸大幅下跌至去年12月的14650元/噸,跌幅達20%。
近期數據顯示,棉價依然走低,2018年12月24~28日,國際棉價大幅下跌,拖累國內棉價繼續走弱。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為15485元/噸,較上周下跌10元/噸;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14870元/噸,較上周下跌394元/噸。
中銀國際期貨1月2日研究日報顯示,美棉價在持續的出口數據偏弱及中國暫未開始購買美棉的背景下持續承壓走弱,創出本輪下跌新低。國內鄭棉價格也處于近兩年區間震蕩下沿區域,基本面的利空消化較為充分。
國信期貨相關研報亦指出,天氣因素導致美棉質量堪憂,出口方面,中國進口量大幅下降,市場對于全球經濟未來的預期也不樂觀。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